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却有明十三陵,少了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9/24

元朝之所以能占领中原靠的是军事优势,一旦这个优势没了面临的就是政权的倒塌。元末时期,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军不断涌现,而元朝已无力镇压只能任其发展。乱世出英雄,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小的时候温饱都成问题,而在动荡的时代竟也有了坐上皇帝宝座的机会。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年亡国总共年,传位十六位皇帝,但有意思的是,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却只有十三位皇帝,有三位明朝皇帝不在其中,他们是谁呢?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元末民不聊生,顺应历史潮流朱元璋拉起起义的队伍建立西吴,自称吴王,之后称帝,定都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到了朱棣执政时,将都城迁到北京,朱棣也成为第一个葬入北京明十三陵的皇帝,朱棣之后的皇帝也大都葬在明十三陵,而朱元璋在迁都之前就已经与世长辞了,因此陵墓在南京的明孝陵。

第二位朱允炆。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朱棣的陵墓在北京,一个是在迁都前一个在迁都后,而在这中间还有一位皇帝既没葬在北京也没在南京,他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因此皇位落到朱允炆身上,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有人说其在宫中自焚,也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甚至还有人说他逃到了海外,总之众说纷纭,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开的历史之谜。既然人都找不到了,陵墓自然也是没有的。

第三位朱祁钰。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本来他是没机会当皇帝的,然而历史总是出人意料的,朱祁钰的长兄明英宗朱祁镇在当了十四年皇帝后,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成了俘虏,然而国不可一日无主,在大臣的商议下郕王立朱祁钰为皇帝。不过没过多久,明英宗就被放回去了,于是明朝出现了两帝并存的局面,朱祁钰好不容易得来皇帝自然不想再把它还给哥哥朱祁镇,于是将其软禁起来,这一锁就是七年。朱祁钰私心膨胀,自己当了皇帝不算还想让儿子也当皇帝,这一举动引起朝野的不满,后来朱祁镇联合亲信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上皇位,因此朱祁镇既是明朝的第六位也是第八位皇帝。复辟后的明英宗不认可朱祁钰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所以朱祁钰的陵墓也不再明十三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