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十三陵长陵祾恩殿,标准的明代皇家建筑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0/16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明清皇陵最重要的地上建筑,明朝称祾恩殿、清代称为隆恩殿,是放置帝后神位和后世祭祀的主要场所。清代帝陵,尤其是清东陵,地宫被盗的多,隆恩殿却都留存下来;明代帝陵,地宫基本完好(除了倒霉蛋万历定陵被郭先生动了),祾恩殿却十三座帝陵仅存一座。万幸的是,存的这座是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座——永乐帝长陵的祾恩殿。

长陵的祾恩殿是他大孙子宣宗给修的。朱棣最喜欢他这个大孙子,直接册立好圣孙。大孙子也对得起爷爷,给爷爷修的祾恩殿参照紫禁城的奉天殿。

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是清朝康熙重建的样子,永乐的奉天殿在启用后没多久就烧掉了。之后,正统、嘉靖等都重建过,但都不具当初奉天殿的规模。历史上也没留下永乐奉天殿的图纸。如果想遥想一下永乐建皇家大殿的气派,参考长陵祾恩殿最靠谱。

祾恩殿面广九间,深五间,重檐四阿顶,立于三层须弥座式台基上。

太和殿面阔是11间,但长度比长陵祾恩殿还小了2米。明代建筑的“间”可能大点。两座大殿面积大致相当。但11间的规制肯定高于9间的。

祾恩殿在三层须弥座台基上。太和殿的基座也是三层,就是没有太和殿的基座高。

感觉,祾恩殿更舒展。

祾恩殿外也有很大的月台,但从留存的汉白玉栏杆看,大殿没有缩减的痕迹。

祾恩殿,原称“享殿”,嘉靖给更名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

祾恩殿里本来放置成祖和徐皇后的神牌,现在是现代人给塑的像。

此殿最出名的金丝楠!这是一个金丝楠木大殿。支撑殿宇的楠木巨柱共有60根,都是一色整楠木。

一根金丝楠现在至少一个亿,60根哦!明代大殿很开阔。殿内展出的都是定陵仿品。

金丝楠的直径都在一米以上,高十二三米。这样巨大的金丝楠在明中期就很少了,到了康熙重建太和殿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也是太和殿每重建一次就小一圈的原因。材料跟不上了。

殿内梁、柱、枋、檩、斗拱都是采用金丝楠加工而成的。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金丝楠大殿。

大殿的天花。

楠木质地坚硬,不易糟朽,天然防虫,有淡淡的香气,颜色沉稳,不需要刷漆,自带古香古色,低调奢华。

殿后台阶丹陛石。

推荐相关阅读:

故宫年:看紫禁城防火设施的逐渐改进

观复门窗:古人书房用冰裂纹窗,暗含着“十年寒窗”的励志

跑了多家北美博物馆,看新老巴比伦文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