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帝陵群,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开始,一直到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为止,这里一共埋葬了明朝十三位帝王。而除了帝王之外,这里还埋葬了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以及三十多位妃嫔。最最重要的是,这里还埋葬了两位太监。
皇后太子这些在帝王墓葬中都不少见,但太监就比较少了,更何况其中一位太监还有独属于自己的陪葬墓。那么这两位太监是谁,他们又因何能在万千太监中陪葬帝陵呢?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监王承恩,崇祯帝的心腹,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在历史上评价不低,不仅因为他忠心于崇祯帝,更因为他在国家危亡之时,敢冲在前列与起义军抗衡。
崇祯十七年,在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攻北京的时候,王承恩奉命提督京营。与大家印象中督军太监只会张着一张嘴不同,王承恩是真正提刀与敌人厮杀的,而且在敌军进攻之时,他也是一直守在城墙上作战的。
李自成农民军作战勇猛,而勤王大军未到,敌众我寡,明军处于劣势。当时很多守军都逃脱保命,起义军很快就架飞梯进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王承恩看见了,急忙发炮阻止,“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崇祯帝想要做最后的防守,也是叫王承恩召集宫中太监。然而大势已去,人还没有召齐,起义军就攻破了北京城。于是崇祯帝下令后妃公主自杀,在提剑斩杀不愿自杀的后妃公主后,崇祯帝自己也跑到煤山自尽了。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陪在崇祯帝身边的还是王承恩。而在崇祯帝自缢而亡之后,王承恩自己也殉主而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遍寻崇祯帝踪迹,第二天发现了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首。
王承恩因为他的忠君为国,得以葬入明十三陵之中,而且还单独拥有自己的一座坟墓。只不过他的陪葬墓不是南明政权修的,而是清朝修的。
顺治帝入主中原之后,为了收拢民心,下令改葬崇祯帝。而与崇祯帝一同殉国的王承恩也得到优待,清政府给他在崇祯帝的思陵门外另修了一座墓,让他得以与自己的主子生死相依。
除了王承恩之外,明十三陵还有一位陪葬太监。不过这位陪葬太监是谁,就不是很清楚了。但能陪葬帝陵,估计也是为国家为君主做出过大贡献,深受君主信任之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