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泰陵位于长陵西北3.5公里的笔架山,是明孝宗朱樘与皇后张氏的合葬墓。
明十三陵泰陵
孝宗去世之后,明武宗开始筹划明孝宗的泰陵陵事,当时负责选择陵墓的官员向明武宗推荐了施家台。面对选定的陵墓的遗址,作为皇帝的武宗来说一定是不放心的。
所以武宗多次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据说懂得风水的官员回来后告诉武宗,这里是一处可以让皇家越来越好的墓穴,于是在大臣们的提议下,明武宗派人前往施家台考察,最后确定在那里营建孝宗陵寝。
当时动用了各种工匠及官军上万人,4个月后,玄宫落成,孝宗正式葬入陵内。又过了6个月,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虽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也经过了仔细的筹划,但泰陵在修建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据记载,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吏部主事杨子器亲眼看到,如实上奏朝廷。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为不祥。
这样一来,泰陵非改址不可。当时的督工太监李兴,非常受武宗宠信,见有人对他主管的修陵事提出了意见,十分气恼。于是,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书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武宗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杨子器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但有大臣上书说:可以让扬子器和萧敬一起去确认一下,如果是真的,别因为这个造成皇帝陵寝未来种种的灾难或者殃及未来的子孙后代就不好了。武宗觉得有理,于是命另官员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
此时李兴早已堵住泉眼,回宫后,萧敬禀报了泰陵金井无水的情况。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皇后)在宫内听说这件事,传旨说:“无水则已,何必罪人!”杨子器才官复原职,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
从风水学的角度看,曾有文章这样评论泰陵的风水:说的是山巅巨石,确实有灵脉在下面,是比天寿山还好的山头。
但是这里杂乱,地气不正,而且黑岭挡住了南边,虽有二水汇合,但是水流往南边,会散尽灵气、到底是不是皇陵之地,还不好说。这也就是至今未解的谜团,至今让我们感到神奇的地方。
-END-
版权信息
文字内容源于网络
主播
薏心
如转载请联系听游后台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