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热闻丨天堂里多了一位书法家中石先生,一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2/2
北京湿疹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11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欧阳中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5日凌晨3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消息一出,立即登上热搜榜,

网友纷纷表达对中石先生的缅怀之情,评论区一片“一路走好”“先生千古”的哀悼之声。

这也勾起网友对中石先生的集体回忆,晒出自己身边或者知道的先生的题字,以此来缅怀他。

先生题写的“圆明园展览馆”

正觉寺山门一侧有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不能忘记”,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十三陵蓄能电厂一面山体上,有中石先生题写的“天池”二字,总面积近平方米。远远望去,尤为壮观。

欧阳中石所题的刘少奇文物馆的匾额

欧阳中石先生于艺术领域涉猎广泛,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的书法成就非一般人可比,前来求字的人趋之若鹜。先生本人生性平和,对别人的题字请求一般不会拒绝,所以,一生题字无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先生的题字也不足为奇。

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小学、中学、高中的校名都是先生所题。

诚然,欧阳中石先生一贯乐善好施,热忱关心教育事业,不但给诸多景点、名胜古迹题过字,还给很多学校题写过校名校训。所以,经他题写的学校名字数不胜数。

欧阳中石先生,年生于山东省肥城市,少时生活在济南,曾先后就读于制锦市小学和济南一中,他的夫人张茝京则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

作为山东人,对自己的故乡,他有深厚的感情,老先生说过:我为自己是山东人而骄傲,对于培养他的济南,他曾经说:“这个城市是培养我的地方,我也始终在这里成长”,他更是直言济南是他的第二故乡。

正是这份赤子之情,令欧阳中石对前来求字的山东老乡更是是来者不拒,因此,中石先生在山东留下了很多墨宝,经他题字的建筑不计其数,他对山东的感情从这些题字里就可见一斑。

在济南,很多地方能看到欧阳中石的题词。比如著名的《泉城颂》石刻,“长天崇历下,厚土惠泉城。趵突流金线,珍珠漱玉明。文心凝丽句,德化树高行。扫径邀中外,开门礼送迎。”这首诗饱含着中石先生对泉城的热爱。

年,书写这幅巨大的丈六作品时,中石先生已经82岁高龄,实在难能可贵。

时隔两年,中石先生为好客山东五周年现场题字“好客山东”。

有“南华西,北齐鲁”之医院也是中石先生题写的。

济南美术馆

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华宇工学院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作为他的老乡,有肥城网友晒出图片,说自己母校的名字也是先生所题,以此表达作为老乡的缅怀。

……

欧阳中石先生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

他曾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国书法教育中。年参与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今重组为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他一生为中国书法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感动着每一位愿为中国书法事业作出奉献的人。

笑他追风踏浪去,大笔独驱史留痕。

而今墨宝尚在,而先生却已与世长辞,天堂多了一位书法家。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资料来源:新浪微博、大众日报等

齐鲁壹点内容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