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帝王之乡花鼓之乡,凤阳县三个知名旅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3/23

凤阳县,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长三角城市群。东与明光市、南与定远县毗连,西部、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凤阳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曲艺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01狼巷迷谷

在这一块最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摩崖石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禅窟寺摩崖石刻于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禅窟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因古代禅窟寺里的和尚经常在此坐禅诵经而得名。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夏季洞内潮湿,秋、冬、春三季比较干爽。禅窟洞总长多米。

这里既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更有张家界的神奇。迷谷内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谷深处抬头望天如一线,谷浅处举目观山如层峦。其岩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有的似鳄鱼探路、有的如野狼挡道、有的层层叠叠如天书万页。灰褐色的岩石千疮百孔,苍劲朴野,凝聚着远古的风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更具有特色,他们虽历经沧桑,不那么挺拔高大,歪曲的身材即能经得风霜雪雨,不屈不挠,倔强地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狼巷迷谷始建于汉武年间的千年石寺,天然溶洞“禅窟”洞内景观千姿百态。自唐以来的摩崖石刻不仅书法各异,还真实记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禅窟寺的钟爱。

02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神道总长米,石像生32对,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其艺术风格绝妙,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03韭山国家森林公园

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南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物种资源可构成季相景观。山地母岩多为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了洞泉结合、山水相融的景观。韭山洞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禅窟寺景区幽、深、奇、巧,被装点成充满佛教文化内涵的佛窟;狼巷迷谷景区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更有张家界的神奇。

韭山洞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韭山洞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长米,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记载。

卧牛湖风景区(凤阳山水库)是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组成部分,总面积亩,其中水面亩、山场亩。卧牛湖是一处库容1.03亿立方米,面积11.1平方公里扇椭圆水库,因湖中有卧牛山,故名卧牛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