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她本是太后身边宫女,不久跟随亲王前往封地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8/6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权力都是心生向往,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万众瞩目的那一个,可以登上那个顶峰,接受千人朝拜、万人敬仰。既然生前都能够如此辉煌,死后的规格必定不能与其相差太多。于是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皇室宗亲,都会在自己在世之时,为自己的身后之地仔细挑选,以寓意一个不错的兆头。

朱元璋从乱世起势,由一个一无所有的小乞丐翻身成为今天众人无法匹及的帝王,耗费如此艰辛,自然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将明朝一路延续下去,于是他便不顾旧制,也不顾大臣的劝阻,将除嫡长子之外的所有儿子尽数封为亲王,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以供卫大明的江山。自然出自皇室,生前的荣华富贵不用多说,死后的丧葬规格也是直逼皇陵的。

明朝前后历经数百年,被封亲王无数,要说留存至今的,那便要数潞简王墓被保存的最好,也最完整了。这座墓的主人是万历皇帝的亲弟弟,于是小小年纪便被封为亲王,在位更是长达35年,自然他也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建造陵墓。只是潞简王墓的出名并不是由于主墓的规模宏大,而是他一旁的一个妃嫔陵墓,经考古人员证实,这座陵墓的规格不仅远超过潞简王墓,甚至还超过了明十三陵中一些皇帝的陵墓,那究竟墓中的女子有何不同,可以在死后纵享如此规格呢?

根据史书记载,这座陵墓的主人是潞王的次妃,由于年代久远,名字不详,我们姑且称其为赵氏。原本的她只是太后身边的一个普通宫女,在潞王被封亲王,要赶往领地时,太后不放心年幼的孩子,于是便让聪慧的赵氏在一旁照料。由于是太后钦点,就算只是个身份普通的仆人也比其他人地位高出许多。后来在其去世之后,潞王还特地上奏朝廷,希望自己可以将赵氏封为妃,并且能够让其追随自己一同入葬。当时的明朝是禁止将下人封为妃的,但是帝王看在自己亲弟弟的面子上,便下令可以将赵氏封为次妃。

帝王都点了头,自然其他人也不会多加阻拦,于是潞王便开始着手为其建造陵墓,甚至违反常规让其同自己的陵墓修在一处,共享一处山水。这在我国历史之上都是非常少见的。后来战火纷飞的年代,潞王墓有幸逃过了一劫又一劫,最终得以保存下来。在建国之后,由于高大的围墙这里还曾被政府征用充当监狱,后来在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监狱搬迁,这座墓陵文物才得以让世人见其身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