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古代皇帝下葬后,墓门是如何被关好的里面的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10/12
明朝第13位皇帝是万历皇帝,他的名字叫朱翊钧,他的陵墓叫定陵。定陵建设时间是用了6年,耗去了白银万两,在万历皇帝28岁的时候就建成了,一直到30年后他去世后才正式启用。年,以郭沫若、沈雁冰和吴晗等人为主的考古工作者开始发掘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北京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挖掘工作,本来是想挖掘长陵的,但是由于那个规模大,所以先试着挖掘规模小的定陵。虽然有人反对,比如郑振铎等人,但是挖掘工作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我们知道皇上的陵墓在修建的时候用到成千上万的工人,比如秦始皇陵修建的时候,投入了30万工匠,那么这些工匠肯定对皇陵内部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多,而皇上又不想让这些事情让别人知道,就出现了矛盾,那么怎么办呢?我们知道人都不是万能的,有的擅长挖地基,有的擅长雕刻石块,有的擅长铺地面,也就是说在皇上的陵墓修建的过程中,要以需要不同的工种。有的工作就是大众性的,并不接触核心机密。而有的却是涉及到机密性的。知道的越多对自己越不好,所以对那些前期性的一般性工作的工匠来说,一般危害小,基本都能生还,不会遇害。而对掌握那些核心机密的人来说,特别是最后收尾工作的那些人,危险就大一些。或许有人觉得,皇上安葬之后,工匠随即被关闭在墓室里,其实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些工匠就都是殉葬的人,皇上能让这些底层的人殉葬吗?他们还不够级别,不够格。再说了,为皇上殉葬的妃子或者是宫女太监,都是生前被杀死之后与皇上一起安葬的。还有就是皇上的陵墓在自己还没有被安葬的时候,陵墓修好了,能提前让工匠们先在里面“享受”吗?那么这些掌握核心机密的人,是不是就此可以回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呢?应该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会被骗到某个地方,然后被集体处理。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清朝,会稍稍的仁慈一些,比如专门用一些聋哑人,不会说话,自然就不会把秘密泄露出去,或者故意把这些人弄哑。皇上在埋葬的时候肯定需要工人,而皇上墓葬的墓门要关闭,有人就觉得应该是有人在里面把门关上,所以这个人就无法逃生了,或者从工匠们偷偷修建的小小的暗门里逃生。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有人最后在里面把门关上,那还是相当于工匠殉葬,是皇上不想看到的。如果工匠在监工的眼下,修建小小的暗门逃生也是不现实的。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决的呢?皇上的陵墓的墓门是如何关闭的呢?关于墓门是如何关闭的,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挖掘定陵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定陵的地下玄宫的墓门,任凭大家怎么推都打不开。根据常识,大家觉得墓门上肯定没有锁,也不是因为太重。那么是为何呢?大家冥思苦想怎么也得不到答案。发掘《定陵》报告里记录如下:“关闭着的石门却留着一条3厘米宽的门缝。从门缝发现一顶门石条将两扇大门从里向外顶着。因此,必须首先掀掉顶门石条,才能开启石门。”有考古人员突然想起自己看过相关方面的记录,那就是崇祯皇帝死后,由于他没来得及给自己修建陵墓,于是就把他埋在十几年前去世的田贵妃的墓里。而打开田贵妃陵寝的墓门时,用到了“拐钉钥匙”。大家讨论之后才感觉豁然开朗,只要制作出“拐钉钥匙”,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当然啦,这个钥匙并不是我们平时,现在所使用的钥匙。考古队脑洞大开,根据上面的记录,想到首先把顶在石门后面的,长长的石条推开,就做了一根前端弯成一侧开口的铁板条,即一端做成倒的U形的“拐钉钥匙“,从门缝中伸进去,用他的开口卡住倾斜的顶门石上端,轻轻地向基内推动,使顶门的石条一点点地直立起来。就这样,封闭了三百多年的大石门,终于被推开了。墓门被打开,大家才知道顶在木门后面的那块长方体的有1.6米高的大石块叫“自来石”。“自来石”的名字的来源,历史漫谈君觉得那个意思就是自动来到墓门边上的石头,关闭墓门意思。大家还记得军阀孙殿英在找到慈禧的墓想打开的时候,怎么也打不开墓门,最后据说找到了侥幸逃生的一个石匠,才找到基门的准确位置,但是打不开,用炸药炸开的,当然,真真假假谁也不知道。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他根本不知道拐钉钥匙和自来石。那么古人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自来石和拐钉钥匙的呢?首先,在两扇靠门缝合拢的石门顶部,各凿制出一个凸起的石棱。同时在相应的地面上凿出石槽,越靠近墓门,石槽的深度越深。关墓门时,先将其中一扇关闭,另一扇半掩。让自来石圆球状的下端在凹槽中竖好,上端则贴在半掩着的石门的石棱边上。然后把一端弯成倒U形的“拐钉钥匙”扣紧自来时的上端,轻轻的拉动自来石。之后借助惯性,自来石就自动把门顶好,同时把拐钉钥匙沿着门缝慢慢撤出。那么为什么设计的墓门能够打开呢?自来石可以用“拐钉钥匙”打开,是因为皇上的墓葬不可能不再次被打开。因为里面不仅埋葬着皇上,还有皇上的后妃。而皇上的先去世的妃子往往埋在其他的位置,等皇上去世之后再迁过去,而皇上还有一些妃子,特别是如果皇后死在了皇上的后面,就需要把皇上的墓门再次打开。所以就有了拐钉钥匙,所以不会一次性把皇上的木门牢牢的封死,以至于打不开。当然与皇上合葬的一般是皇后,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与康熙帝合葬的妃子就有四五十名之多。在定陵埋葬的是万历皇帝和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和万历皇帝前后脚的去世,是一同被埋葬的。而孝靖皇后由于去世的早,是被迁过去的。所以万历皇上的定陵之后没有被皇室主动打开过。但是后来定陵却遭到了多次破坏,比如在李自成进京的时候被焚烧,在清兵入关的时候又被破坏,在民国的时候,也有一次被破坏的过程。当然考古界对定陵的这次挖掘,虽然有收获,但是损失也非常大,比如有些文物没有保存好。同时万历和皇后的尸骨也被破坏了。所以,自此以后再也不主动挖掘古代帝王陵墓。所以关于皇帝去世后,工匠如何从墓门里出来,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就是正常的走出来,然后借助自来石的巧妙的设计,用拐钉钥匙把墓门从里面牢牢的把墓门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欢迎大家留言,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