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图片 >> 正文 >> 正文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明代道教水陸畫王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6/12

圖0大都會博物館官網原圖

這幅藏品為明代道教水陸畫,本是晚清兩代帝師翁同龢的家藏,後流落海外,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水陸畫是舉行水陸法會時在水陸道場中懸掛供奉的宗教人物畫,它是隨著水陸法會的發展與興盛而逐漸完備的。據現有資料記載,水陸法會產生於南北朝時期,水陸畫則產生於唐代中晚期,在宋代迅速發展並普及開來。明清時期,水陸法會內容及水陸畫圖像體系已非常豐富,水陸畫不但在佛教儀式中應用,在道教儀式中也得到普及,且形成了自身獨立而豐富的圖像體系。現存水陸畫大多為明清遺物,由民間畫工所作,少部分出於宮廷畫師之手。[1]明清時期,道佛兩教的水陸畫也是當時工筆重彩人物畫的主要繪畫形式。

這幅水陸畫右上角的題字為:

「大明嘉靖壬寅歲孟夏朔旦皇貴妃沈氏命工繪施」[2]。

首先,我們從其題字就可看出,此畫是出自宮廷畫師之手。另外,道教水陸畫主要是作為水陸法會之類的醮壇行儀之用,故除少數註有神祇名稱外(如「五靈五老上帝」、「九天監生司合屬聖眾」、「三十六員天將」等),罕見有畫工、畫師的題字和落款。這一點從李信軍道長主編的《水陸神全——北京白雲觀藏歷代道教水陸畫》和王月峨編著的《道像莊嚴——壁畫水陸畫版畫的神仙世界》中可見一斑。故雖不知沈氏「命工繪施」的這幅水陸畫,是供奉?是收藏?亦或另作它用?但筆者以為:此畫可以排除作為(宮廷)醮壇行儀之用。

以下是筆者整理的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官網[3]發佈的藏品信息——

圖1

1、畫像:掛軸,絹本設色。

2、尺寸:圖像98.4×62.5釐米;整體帶安裝.8×68.6釐米;整體帶旋鈕.8×77.8釐米。

3、題名:明嘉靖(耶曆),佚名,王元帥圖軸。

4、題字:楷書兩欄。「大明嘉靖壬寅歲孟夏朔旦皇貴妃沈氏命工繪施」。「妃」字殘缺。

5、藏家印章:難以辨認。左上、右上、右下各一。

6、來源:購買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會(DorothyGrahamBennett的遗赠)。年6月1日,第47批。

7、入藏號:.

8、展覽歷史:

(1)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清末的傳統學術價值觀:翁同龢(—)收藏」,年6月30日至年1月3日。

(2)芝加哥藝術學院。「道教與中國藝術」,年11月4日至年1月7日。

(3)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道教與中國藝術」,1年2月21日至1年5月13日。

(4)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千年中國畫:永久收藏的傑作」,1年9月8日至2年1月13日。

(5)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畫:永久收藏的傑作」,4年8月28日至5年2月20日。

(6)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世俗與神聖:中國藝術中的學者、神靈和神仙」,5年9月10日至6年1月8日。

(7)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彼岸的另一個世界:中國藝術與神性」,月8月24日至年1月5日。

一、藏品所涉人物

由藏品題字可知,這幅水陸畫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皇貴妃沈氏在嘉靖二十二年(耶曆年)四月初一日「命工繪施」的。沈氏是世宗最為寵愛的妃嬪之一,也是世宗所封的三位皇貴妃之一。以下,我們從沈氏的家族、纪事和命理三個方面,先來了解了解這位被世宗寵愛有加的皇貴妃。

1、沈氏家族

沈氏,祖籍吳興歸安(在今浙江湖州)人。其宗族為江南吳興沈氏之長橋支,其支在嘉靖十九年(耶曆)之後,逐漸被各支公推,成為了吳興沈氏之大宗,成為大宗後,改稱為「金吾支」。被家族各支公推的原因:一是沈氏在嘉靖十九年正月被進封為皇貴妃;二是其叔沈九皋[4],以姪女之貴,在嘉靖十九年八月初六日得以勝訴,了结了拖延幾年的沈胡交訟事件,保護了合宗利益[5]。

沈氏祖上沈壽之,曾任南京陰陽正術[6]、沈立曾任南京欽天監監正[7](出《竹溪沈氏家乘》)。嘉靖十三年,沈氏被進封為宸妃,其父沈九鼎以女之贵,授锦衣卫指挥佥事[8],赐第京师[9]。嘉靖十五年,沈氏被進封為貴妃後,其父、弟又一次因她之貴而授官職。據明沈應龍《吳興沈氏復脩大宗譜原序》[10]載:

「從叔謙齋九鼎,大宗之子也。治羲和之學於金陵,有女進今上,為貴妃,因授大金吾職。從弟坦庵至、葑庵坐,俱膺天眷授都督。」

從文中「治羲和之學於金陵」之句來看,其父沈九鼎最初很可能與其叔沈九皋一樣,都供職於南京欽天監。另外,雖然序中對大金吾和都督之職未加詳言,但可以肯定的是:沈九鼎後授大金吾之職,是其支(長橋支)成為大宗後,改稱為「金吾支」的關鍵原因。

圖2沈德輔《歷代沈氏名人譜系輯略》

值得說明的是:關於沈氏之父沈九鼎的官職,圖2中所征引的明清文獻資料(明沈一貫《喙鳴文集》、清沈景德等《梁溪沈氏宗譜》[11])載為「錦衣衛指揮佥事」。而明末《吳興藝文補》中則載為「錦衣衛指揮」[12]。其實兩者所述為同一官職,只是前者所載更為詳細罷了。

洪武十五年(耶曆),太祖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13]。初設指揮使一人,官階從三品,洪武十七年(耶曆)改為正三品。指揮使下設指揮同知二员,官階從三品;指揮僉事四员,官階正四品。指揮使以下的同知、僉事,統稱為指揮,但二者官階相差半級。

另外,錦衣衛官員的選任方式,主要有:功升、蔭敘、皇親外戚授官、傳升、改調、達官[14]歸附、畫師授職等。上述沈氏父、弟的選任,即屬皇親外戚授官之類。

2、沈氏纪事

關於記載沈氏的文獻資料,筆者見有:明代官脩編年體史書《明實錄·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15]、《明實錄·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明末《吳興藝文補》[16],清初《勝朝彤史拾遺記》和《昌平山水記》。其中《明世宗實錄》與《吳興藝文補》中,有對同一事件的時間記載不同的情況。此類情況,筆者以《明世宗實錄》所載為準。

(1)生平簡表

以下,筆者按《明世宗實錄》和《吳興藝文補》中所載,將沈氏出生、入宮、冊(進)封、疾薨、安葬的時間、封號、年齡等信息(謚號略)做了一個簡表:

表1

由上表可知,世宗后宮佳麗眾多,沈氏在入宮後,平均兩年半被冊(進)封一次,入宫僅十年竟升至為皇貴妃,可見世宗對她的確寵愛有加。

(2)沈氏塟地

據明末《吳興藝文補》卷二十九明·翰林院·沈貴妃誌諡載:

「妃姓沈氏,南京欽天監官籍。父九鼎,錦衣衛指揮,母顏氏。妃於嘉靖十年二月初七日選入。……萬曆九年十月初九日以疾薨。其生正德十二年四月初一子時。……諡曰莊順安榮貞靖,以薨之年十二月初七日,塟於天壽山之原。」

上文尾句言沈氏「塟於天壽山之原」,但具體位置並未詳明。歷史上稱作天壽山的地方有多個,上文所載即是位於今北京以北五十公里的昌平區境內天壽山南麓的明十三陵。沈氏所塟之處,就在世宗六妃二太子墓稍南的悼陵,俗稱大宮,是明十三陵七座陪葬墓之一。陵園呈長方形,南北長米,東西寬86.30米。陵牆高3.7米,寬1.1米。見圖3、4:

圖3「明十三陵」衛星圖

圖4「悼陵」衛星圖

(3)塟地朝向

關於悼陵的朝向,清初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卷上載:

「又,南為悼陵,制如二井,東南向。」

但據今考古實際測量,此陵坐北向南,北偏東35度,為西南向。筆者查二十四山,得丑山未向兼艮坤。

(4)初塟迁塟

此陵初塟並非沈氏,而是世宗的原配夫人陳皇后,悼陵之名即源於她最初的諡號——「悼靈」[19]。隆慶元年(耶曆)三月壬申日,陳皇后遷塟,與世宗合於永陵,悼陵空。

(5)同遷永陵

與陳皇后同時遷塟永陵的还有穆宗朱載垕(hòu)之母杜氏。據《明實錄·大明穆宗莊皇帝實錄》[20]卷之五、卷之六載:

「隆慶元年……二月丁未,禮部進世宗肅皇帝梓宮發引至祔享儀、禮部進奉遷孝潔肅皇后祔葬祔享儀[21]、禮部又進奉遷孝恪皇太后祔葬及神主回京奉安儀[22]。三月丙寅[擬定],世宗肅皇帝梓宮發引是日,孝潔肅皇后、孝恪皇太后陵園同時開,玄宮奉遷,梓宮啟行如儀。壬申,奉世宗肅皇帝梓宮葬永陵,孝潔肅皇后、孝恪皇太后梓宮祔葬。」

(6)地宮團聚

世宗共有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最早塟於永陵的是方皇后。據《明史》卷一百十四列傳第二·后妃二·孝烈方皇后載: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乙未,后崩。……預名塟地曰永陵,謚孝烈。」

嘉靖四十五年(耶曆)十二月庚子日,世宗崩於乾清宮。第二日辛丑小殮,第三日壬寅大殮[23]。同月,穆宗繼位,改元隆慶。次年(隆慶元年)三月壬申日世宗安葬,同時將陳、杜二后遷塟永陵。至此,世宗與陳、方、杜三位皇后終於在永陵地宮團聚。

(7)合塟祔塟

關於三位皇后的塟序問題,清初顧炎武《昌平山水記》[24]卷上載:

「十一陵皆一帝一后合葬,有繼立為后而祔葬者,有追尊所生為后而祔葬者。……孝潔肅皇后陳氏[與世宗合]葬永陵……孝烈皇后方氏祔葬永陵……孝恪皇后杜氏祔葬永陵,穆宗母也。」

由上文可知,與世宗合塟的是原配(第一位)夫人陳皇后。方、杜二后一為「繼立為后」,一為「追尊所生為后」,故只能祔塟在側。

(8)後塟三妃

陳皇后遷塟永陵之後,悼陵空了十四年。直至萬曆九年,皇貴妃沈氏塟於悼陵,才又一次打破了此處的寥寂。之後,世宗的文貴妃、盧靖妃在萬曆年間也陸續塟於悼陵,故後世稱其為世宗三妃墓。

(9)三妃墓址

關於三妃墓的具體位置,清初顧炎武《昌平山水記》卷上載:

「孝潔皇后陳氏,初謚悼靈,葬此。世宗崩,遷永陵,而其封兆尚存,旁有沈、文、盧三妃之葬,至今猶曰悼陵云。有神宮監。」

但據今考古調查及《明實錄·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25]所載,三妃墓不在悼陵原址旁,而是以舊域為之。

《明神宗實錄》卷之一百一十七:「萬年九年十月,辛卯朔。辛丑……世廟皇貴妃沈氏薨,上輟朝五日。壬寅……定,世廟皇貴妃壙域,以孝潔肅皇后遺址為之。時肅後已遷祔永陵,有旨改用。」

3、沈氏命理

筆者按《吳興藝文補》中所載:

「其生正德十二年四月初一子時。」

將沈氏命造排出,以供大家研討。從其八字與所行大運來看,文中所載沈氏的出生時間還是較為可信的!

坤造:丁丑甲辰丙午戊子

交運:兩周歲零幾個月

大運:

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此造,運交丙午的第二年辛卯歲被選入宮,同年被冊封為僖嬪;運交丁未的第二年庚子歲,被進封為皇貴妃。就是這十年,造就了她一生的富貴榮華。但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兩面,太過、不及終然為害。

四柱命學中食傷代表子女星,此造食傷重而無制(女命尤忌。犯之或难有子,或意外流产,或胎死腹中,或生下而亡,或夭折而死),又時柱子女宮子水被剋沖太過,尤其在乙巳、丙午、丁未三步大運中更為嚴重。運交戊申,申子辰三合水局,但戊土蓋頭,合而不化。雖有金生水而克火之勢,奈洩耗食傷之力仍是不足,故此步運中亦難有子嗣。

三十餘年後,運交辛亥。這步大運的第二年辛巳歲,財煞生旺,合剋其身。己亥月庚子日,傷官生財,比肩受沖,因疾而薨。

[1]此段援引蘇金成《水陸法會與水陸畫的發展及圖像分析》。

[2]註: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嘉靖壬寅歲,即嘉靖二十二年,耶曆年。孟夏,指陰曆四月;朔旦,指陰曆的每月初一。

[3]網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