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9g7qbp5/想必大家都知道乾陵“无字碑”的故事,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用她的智慧折服了无数后人。不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石碑上有碑文。这块长陵石碑,正面上刻有“大明长陵神功儒碑”字样,下面刻有朱棣儿子明仁宗,亲自题写的为其父亲歌功颂德的三千余字的碑文。但是其余12块碑都是无字的碑,这又是为何呢?难道是永乐大帝这一生丰功伟绩太多,所以才能树碑立传,其他皇帝都自愧不如,所以空着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余的十二位皇帝只有碑而无字呢?一、无字碑与朱元璋下达的命令有关其实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功德碑上面的碑文都是由本朝的大臣们写的,他们用最华丽的辞藻来歌功颂德,并把这提前编写好碑文让皇帝过目,如果可以就让人雕刻到碑上。但到了朱元璋这里却变了,他下旨,皇帝功德碑的碑文不能让当朝的大臣们写,而是在皇帝死后由他的继任皇帝来写。朱元璋认为当朝大臣写的皇陵碑文,全都是一些花哨的酸腐之词。这些文字无非都是用华丽的辞藻来渲染本朝的皇帝的丰功伟绩的。这些对皇室的后代是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反而会让他们图省事,而不去好好地借鉴前代皇帝的功绩。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前朝大臣粉墨出来的,全是拣好听的写。所以朱元璋为了给后代做警戒,就下答了不让翰林院的学士给皇帝写碑文了。而写碑文的任务,便落在了下一代皇帝的肩膀上,他们必须亲自撰写,其他人都不能代劳。要说这可真是给明朝的后代皇帝们出了一个难题,因为撰写碑文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朱元璋后代的皇帝在上任后,不知道是因为太懒,还是因为政务繁忙,还是根本就没有惦记着。反正到最后,也只有朱棣和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做到了。朱元璋的孝陵碑文,是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但它在南京并不在明十三陵。长陵朱棣的碑文,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撰写的。而明十三陵也只有长陵有功德碑文。这到了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他本想大展宏图好好地治理天下的,可惜的是他偏偏在位时间非常短,也就仅仅十个月而已。至于明仁宗为什么在位时间这么短,他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到现在也还是个谜。朱高炽之后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给朱高炽立碑写碑文的任务就落在了朱瞻基的身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就压根没有给朱高炽立碑,所以也更不用说写碑文了。而从宣宗以后,各代皇帝也都效仿朱瞻基开始不立功德碑。直到明世宗嘉靖皇帝意识到先祖们没有功德碑,让后世无法知道他们的功德,所以才替之前皇帝补立了六块碑。但是也只是立了碑,没有文字。二、明世宗嘉靖皇帝为什么只给他前六代皇帝立了碑,而不写碑文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确也是出于好意,为在前面的六代皇帝立了功德碑,但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功德碑上写碑文,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明孝宗并没有孩子,所以就立了他的侄子为皇帝,而这个人就是嘉靖皇帝。可以说嘉靖皇帝并不是皇室的直系血脉。所以他对先祖还是缺乏了解的,还是不敢贸然动笔去写。怕写的有违历史,遭到后人们的耻笑。而且当时明仁宗朱高炽为他的父亲朱棣撰写的碑文长达余字,要说可真是不短了。而嘉靖皇帝撰写碑文肯定也不能少了这些字,要不然就显得这些先祖不如明成祖朱棣了。可是明成祖朱棣的碑文上,可以说将所有歌功颂德的词语都用的差不多了。而自己一下子要写六个碑的碑文也实在是感觉写不出什么了。要写肯定会有大量重复的词语和内容,而且六个碑文如果出现重复内容太多的话,也是让人感觉自己撰写的有点假,没有真实性。所以想来想去,最后明世宗还是没有为先祖们写下碑文,只是留下了空碑在那里。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明世宗最后也没有给这六块功德碑撰写碑文。而明世宗后面的皇帝,因为见明世宗立了空碑在那,所以也跟随明世宗立了空碑。之所以不写碑文,也是因为怕明世宗之后的皇帝如果有了碑文,是不是就会显得他们的功德会高出前面那几个没有写碑文的皇帝。也许基于这个原因,最后明朝的后代皇帝都是只立了碑,谁也没有去为前代皇帝写碑文。当年朱元璋一片苦心,为了告诫后世之君远离奸臣、戒骄戒躁,却不料没过多少年,后世的子孙们忙着修道的修道,做木工的做木工,不上朝的不上朝,朝政是越来越腐败,贪官污吏更是层出不穷。至于这个碑文,是怕有误解没有写,还是懒得写,还是真得不好意思写,这个就不得可知了。当然明十三陵的功德碑没有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明后期那些不作为的皇帝,如果也在功德碑上大力歌颂着他的功德。那作为知晓历史的我们去参观看到,那不是啪啪地打那些皇帝的脸吗?所以,皇帝的是非功德,没有必要去粉饰。而无字碑也正是让后人们自己去评判吧。作者:榴莲历史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791.html
上一篇文章: 南阳的十三陵,唐定王曾安葬于此,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