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陵水库建库65周年。昨天,以“饮水思源·继往开来”为主题的十三陵水库建库65周年纪念活动在昌平区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了纪念十三陵水库建库65周年和庆祝建党周年,昌平区和北京市水务局开展多场系列活动,讲好十三陵水库建设、管理、保护的生动故事。
65年前,40万劳动大军从四面八方赶到昌平区燕山脚下,短短天就建起了一座长米、高29米的拦洪大坝。库容万立方米的十三陵水库创造了我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更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建库精神。
回忆起当年建库的过程,已经84岁的马德清老人仍然记忆犹新。“我当年19岁,身体单薄总生病,但听到国家号召修建水库,还是和我父亲、妹妹一起投入到建库中。”马德清说,当年修水库条件艰苦,刚开始修建时,气温低到-20℃,窝头还没吃完就冻成了冰疙瘩。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繁重的劳动,水库建设者们无人退缩,反而互相比拼不甘人后。
在建设十三陵水库的个日夜里,先后涌现出“钢铁突击队”“十八勇士”“九兰组”“沙河七姐妹”等一大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是数十万水库建设者的杰出代表。活动现场,“九兰组”成员之一的金淑兰也来到了现场,今年82岁的金淑兰是当年“九兰组”中最年轻的一位,建设水库那年她只有17岁,“今天来到活动现场,我特别激动,好像又回到了年,和‘九兰’姐妹一起挑土打夯,想起了当年不叫苦不叫累的劳动干劲儿。”
为传承弘扬“建库精神”,昌平区围绕“回顾·纪念”“传承·开拓”“创新·发展”三大主题,创新开展了多场系列活动,进一步讲好十三陵水库的故事。今年以来,昌平区利用网络平台,分别围绕档案、百姓故事汇以及理论共三条脉络,通过全媒体不间断地推送,深入挖掘展示十三陵水库“建库精神”,再现当时建设十三陵水库的情景。目前已推出“这里应该有座水库”“大胆提出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方案”等10余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