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花如海,风月无边吟赞春。春色如许,踏春之路上自然不能错过明十三陵景区。今日爱摄影的小编来到长陵这个风景圣地,为大家踩点最佳打卡位置。让我们“移步”明十三陵景区,开始做功课吧!
??设备:
CanonEOS5DMarkIV
?镜头:
16-35、24-70、70-
踏春高手的长陵动心瞬间
这个季节的三月总是阴晴交替,小编在同一天经历了不同的天气变化,游览长陵之路上也见识到了不同的风景~
地点:十三陵长陵入口
滤镜设备:nd灰镜
焦距:16毫米
光圈:16
曝光时长:60秒
iso:
后期:五张堆栈,滤色处理
让我们从长陵入口开始边走边聊,要知道这可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是明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陵寝。收好这波干货,游览时讲给朋友听吧!
地点:祾恩门
焦距:16毫米
光圈:4.5
曝光时长:1/秒
iso:
后期:单色
焦距:16毫米
光圈:4.5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4
色调:-10
焦距:24毫米
光圈:4.5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色调:+4
焦距:16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4
色调:+8
焦距:24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后期:单色
步入明长陵内,可以了解到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这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则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
焦距:24毫米
光圈:5.6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色调:+5
焦距:35毫米
光圈:5.6
曝光时长:1/秒
iso:
滤镜:单色
焦距:毫米
光圈:5.6
曝光时长:1/秒
iso:
滤镜:单色
焦距: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滤镜:单色
焦距:95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色调:+1
焦距: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5
色调:+5
焦距: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5
色调:+3
天气逐渐转晴。从祾恩门踏入祾恩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座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此处小编科普一下,祾恩殿的原称叫做"享殿",嘉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寿山朝陵,这才更名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也就是说,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此刻的你是不是也在感叹华夏人文千年历史的厚重?
焦距:20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80秒
iso:
滤镜:单色
焦距:16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80秒
iso:
色温:4
色调:+10
祾恩殿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廷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牛、羊、猪)案匣等。祾恩殿内设60根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
焦距:16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秒
iso:
焦距:24毫米
光圈:16
曝光时长:1/80秒
iso:
焦距:24毫米
光圈:6.3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色调:+15
焦距:毫米
光圈:5.6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欣赏完殿内的宏伟,再来殿外看枝干虬曲苍劲,缠满了岁月皱纹的古树。是站或坐,沧海桑田。就连泥土树木都伴随着这座大殿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多了几分不同的意境..
地点:碑亭
焦距:16毫米
光圈:5
曝光时长:1/秒
iso:
色温:
进入神道,就能看见长陵的碑亭。明十三陵的神道可是我国现存皇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碑亭内的石碑记录了墓主人朱棣的事迹。而碑亭外的四周则伫立着四座汉白玉华表,属装饰性建筑物。这里也是知识点,要记下哦~
地点:碑亭内的石雕
焦距:16毫米
光圈:2.8
曝光时长:1/60秒
iso:
色温:6
碑亭内立有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圣绩碑称为“龙趺碑”。据说碑身在建成时并没有文字,直到清朝建立后,碑阳用满汉两种文字刻了清世祖顺治十六年(也就是年哈~)谕旨;碑阴则刻乾隆五十年(年哦~)清高宗的《谒明陵八韵》诗。当然了,如果你想了解无字碑的话,亲自去打卡看看吧!
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
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
嘿~别闷在家里
有空有就来十三陵打卡拍照鸭~
知识来源:百度百科
景区踩点:梁爽
编辑:小陈老师、王瑞
摄影、修图:大道天南
更多精彩内容,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