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明十三陵墓主生平 绩简介(一):朱棣领头三帝继往开来创盛世!三位墓主,分别是长陵墓主一朱棣,献陵墓主一朱高炽,景陵墓主一朱瞻基,都是有为之君。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古话说“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从明朝朱祁镇始,逐渐走了下坡路,幸好有明孝宗弘治中兴挽回颓势,明朝基业得以延续百余年,而今天介绍的皇帝多是昏庸之君。接下来介绍十三陵中的六位墓主,先说裕陵墓主一朱祁镇。
四、明十三陵裕陵墓主一朱祁镇
朱祁镇是宣宗长子。年出生,翌年立为太子,年九岁继皇帝位,翌年改年号为正统。
英宗年幼,太皇太后过问 事,她通达贤明,委 三杨老臣主理朝中大事,并约束内官避 。 务祥和, 局稳定,蔚然可观。
后来太皇太后年老多病,疏问 事,杨荣病故,杨士奇因儿子被言官所纠托病不出,只有杨溥一人在阁年老势单,余大臣均资历较浅。司礼监太监王振侍宠得势,控制了朝 。-年太皇太后张氏与前朝重臣杨士奇先后病故,王振更加肆无忌惮,把持总揽了朝廷大权。年(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刺部诱胁其它部落大举南犯,瓦刺太师同时率兵攻打大同。王振劝英宗御驾亲征,兵部、吏部及百官劝谏,英宗不予采纳。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日,英宗率京营50万人御驾亲征,途中,大臣一再劝阻英宗返驾回京,王振侍驾不听。先锋与瓦刺交战一败涂地溃不成 ,英宗惊慌失措又没有作战经验,班师回京途中走了很多弯路,往返迂回二十余天人困马乏。到达延庆城二十余里的土木堡,瓦刺 于第二天赶到,将土木堡团团围住,明 士气低落加之指挥无方,几十万大 全部被歼,英宗也成了瓦刺俘虏。护卫将 樊忠,愤怒的举起铁锤将王振打死。史称为“土木之变”。
瓦刺 趁胜追击直逼北京城下,八月十七日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命英宗弟朱祁玉监国,总理朝 。九月廷臣议定呈皇太后同意,朱祁玉继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改年号景泰。
景泰帝在兵部尚书于谦等人的支持下,合理的布置了北京的城防。于谦奉命亲自指挥, 民同仇敌汽,打败了攻到北京城的瓦刺 ,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刺太师也先,见攻城无望,原想以英宗为人质,索要赔款,见明朝又立新帝无计可施,于翌年将英宗释放。
英宗回京后,名义上还是太上皇,实被幽禁南宫,时时都被监视之中不能预 :景泰帝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己之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朱见济夭亡,景泰帝也在年得了重病。武清侯石亨见景泰帝病危,就与宫中旧臣商议,在杨善、曹吉祥、许彬、徐有贞等众臣的策划下,密谋迎立英宗复位。
年年初,边关有警报,英宗乔装在众旧臣簇拥下,以增加皇城守备为名,带领家兵混同守备官 来到皇城。正好景泰帝第二天临朝,大门开的很早,他们顺利进入皇城。黎明,到达南宫,南宫门禁锢:徐有贞命 士用巨木撞击宫门,同时命勇士翻墙而入,里外同时凿墙破门,打开宫门后,众人扶英宗,疾奔皇宫而去,东华门守备阻拦,英宗大呼:“我太上皇也”,守备不敢阻拦遂夺门而入。
进入奉天殿后,英宗登上御座,鸣钟击鼓召见百官。此时,混进宫内的家兵已控制宫内入口,并包围了景泰寝宫,家兵列队持利刃站于宫中。在殿前等候景泰帝上朝的群臣,听到殿内一片喧哗,稍倾徐有贞突然走出殿外,对大臣们高声喊道:“太上皇复位矣,招百官见驾,敢违者立斩!”催百官入贺。百官见势去无奈,入殿朝拜。英宗再次登上皇位。史称此次宫变为“夺门之变”,亦称“南宫之变”。
英宗复辟后,重更年号为“天顺”。所以历史上英宗享有两个年号。他废景泰帝为王令其迁居宫外。英宗下令杀害了抗击瓦刺有功的于谦追继王振官爵,以香木雕像,招 重以厚葬。英宗恶贤纳奸, 治逐渐走向腐败。
英宗再次继位八年后与于年(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去世,临终前下诏废除殉葬制度,倒是做了一件明朝历史上殡葬改革的 件大好事。
五、明十三陵茂陵墓主一朱见深
宪宗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初名朱见浚。年出生。年立为太子,(土木之变)后被废为沂王,(夺门之变)后复立太子位;改名朱见深,年17岁时继皇帝位,在位23年,年逝世,享年41岁,葬于茂陵。
这位被废复立又继皇位的朱见深,不计前嫌恢复了叔叔景泰帝号,为于谦等景泰老臣平反昭雪,颇有宽厚为怀的帝王风范,做了一些顺应民意的事:但在从 后期失误颇多。
官员升任按律需经科考、殿试,按才录用;任用官员需经吏部审定上奏皇帝批准,方可任职。宪宗打破常规,意定即传旨授官,史称“传奉官”,一次最多达上百名,其中未经科考,直接任命的官员中仅僧道就有上千名之多,由此助长了官场营私舞弊、贩卖官爵的现象蔓延。用人不当官员良荞不齐,导致了官场的腐败。
年,宪宗把抄没太监曹吉祥的田庄收归皇宫。从此在明代历史上出现了“皇庄”。纪事中齐庄上言:“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必与民争利?”宪宗不听其谏,依然处之。上行下效皇亲国戚贵族豪强纷纷以各种手段强占民田,土地高度集中使农民无地可耕,直接影响了民生民计,农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宪宗下令增设“西厂”特务机构,太监汪直任提督。汪直阴险狡诈,作恶多端,他微服私访,排除异己,制造冤狱,残害正直的文武官员。在汪直的控制之下,西厂迅速扩充, 士编制比东厂还多,势力在锦衣卫之上。当时东厂、西厂、锦衣卫以皇家侦探自居,势力所至,上至亲王、大臣府第,下至乡村茅屋小店,随意诬陷栽赃重刑逼供,生杀玩于掌骨,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大学士商骆、兵部尚书项忠上书弹劾汪直罪责,宪宗勉强同意解散西厂,但不久又恢复。厂、卫沟通,为非作歹京城内外一片恐怖气氛。商骆等一批正直的大臣不忍朝中腐败,又劝谏无效只好辞官回家。
宪宗在宫内,一直钟情于大他十七岁的万贵妃。万氏宠冠后宫权倾内外,排斥众妃残害皇子,纵佣佞悻宠臣苛敛民财,大量侵吞挥霍库银,朝廷上下一片黑暗,众臣人人切齿敢怒而不敢言。
宪宗不以法治国难以勤 治 ,他远疏贤臣,极力推崇佛道之说。江夏僧人继晓善用秘术被授以国师;他诱帝重于佛事,建寺圈地,迫使百户居民迁徒他处,扰民伤财。宪宗一朝,被封为法王、大智能佛、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的西番僧人不可胜举。他们执有宪宗赐予的诏命和金印,服饰等同于诸王,出入如工驾临,前有 士金吾开道,随从数千人。这些人称妖做道,左右朝廷,不务正事,乱 枉法;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宪宗在位23年中,是明王朝 治空前腐败黑暗的时期。
六、明十三陵泰陵墓主一朱祐樘
拨乱反正,惩治佞悻,摈佛道之弊,任用贤臣,勤 恭检,励精图治,虽有过,但较之前代昏君晓以不同,有“弘治中兴”之称。
明孝宗朱祐樘是朱见深第三子。年出生,五岁时立为太子,年22岁时继皇帝位,翌年改元弘治。年逝于干清宫,在位19年,享年36岁,葬于泰陵。
孝宗是明代中叶 的一位较为励精图治的贤君。继位后,裁抑宦官及佞悻之臣,淘汰传奉官余人;罢遣禅师、真人等余人,佛子、国师等余人,被追回诰敕印仗,罢黜遣归。调整内阁班底,罢免了不学无术、依权附势的阁臣万安、尹直等人。同时任用了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贤达之臣,使内阁 体一新,忠臣云集。
孝宗常招阁臣于文华殿共议奏章,议准,即刻批改颁发,从不懈怠。孝宗的办事风格深受阁臣们的拥戴和赞扬。如此也提高了宫廷的办事效率, 风为之一新。
年,大学士刘健上奏说,晚朝散归后,天色已晚,各处送来的文件积压内阁,如有灾情、边关报警急务,极易耽误。孝宗闻知后决定,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及时解决紧要事宜。史称“平台召见”。
孝宗对臣下宽厚平和,年纪较大的朝臣在朝天门而君而奏时,因地滑而失仪,孝宗从不问罪;奏本中的错字也不纠问,宫廷议事时,有失仪失态之人,他还宽慰其辞,不使其慌恐。一年冬天,孝宗夜晚坐在宫中,觉得天气寒冷,就问内臣:“现在有官员在外办事回家在路途的吗?”左右回答说有。他又说“如此凛冽且昏黑,倘廉贫之吏,归途无灯火为导,奈何?”遂传下圣旨,命今后遇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令铺 持灯传送。事虽小,做一个封建帝王如此曲体臣下,亦实数难能了。
孝宗在生活上也十分节俭,不近声色。年,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对朝鲜国王说:“今孝宗皇帝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居丧之时群臣皆以丧服,惟祀天祭用 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 一切更张矣。”孝宗先帝朱见深,生前喜穿松江府织造的红细布所制之衣,每年都要加派上千匹。这种织品用工繁浩,聚绒成丝,编制十分考究。
孝宗当太子时,内侍送来新裁制的衣服,他说:“用这种布缝制的衣服,抵得上几件锦缎衣服。穿它,太浪费了。”遂谢而不用。他当皇帝后,下令停止为宫廷织造此布。
从人格上说,孝宗仁义宽厚。勤 用贤,大扫前朝弊端; 绩优于前朝二帝,他摈除太监乱 ,采取了发展经济、修养民息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使明王朝趋于衰退的大局得以挽回, 治经济稳定发展,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
孝宗也有执 欠缺之憾,对太监李广的假传圣旨、私授传奉官、接纳贿赂、擅夺民财的恶习,虽经廷臣弹劾,但置之不理。张皇后家人横行霸道,触犯刑律,群臣秉公办事,惹得张皇后大发雷霆,孝宗不予裁制,委屈其辞,调和其间,优柔寡断;使得王公、勋戚侵吞民田的情况仍有发生。视为弊端。但比起前朝诸帝,孝宗不失一代明君。
七、明十三陵康陵墓主一朱厚照
无视忠告,不务朝 ,荒淫无道;鹰犬歌妓玩物丧志,用宦官八 称雄,忠臣遭贬,江山不顾,沉迷声色死豹房。
明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年出生,次年立太子。年继位,时年15岁,次年改元正德,一生无子。年逝于豹房。在位17年,享年31岁,死后葬于康陵。
孝宗临终时,召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至乾清宫。他握着刘健的手说:太子年幼好逸乐,卿等当教之读书,辅导成德。武宗根本不听这些顾命大臣的意见,他喜欢的是在东宫陪他玩的几名太监,为首的是陕西兴平人,名叫刘瑾。另外还有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七人,时称“八 ”,又称“八虎”。
武宗在他们的引诱下,沉迷玩乐不理朝 。大学士刘健上章劝谏,武宗只是婉言谢诏并不采纳。太监们大量购买鹰、犬、歌妓等诸多玩物供武宗玩乐。大臣们一再进谏武宗避奸理 ,他全然不听。户部尚书韩文会同百官伏阙上疏,揭发“八虎”罪行。武宗听信谗言,下令将支持韩文会的司礼太监贬到南京充 ,司礼监由刘瑾掌管,马永成、谷大用分管东、西二厂。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中。宫内要职均被“八虎”把持。朝内的 务不能正常运行。顾命大臣刘健、谢迁及重臣被迫辞官回家。
韩文会被刘瑾以伪银入库为由降职为仕,凡反对过刘瑾的官员、大臣均冠以各种罪名仗责下狱或罢官回家。王岳在押送南京的途中被杀害。忠直正派的大臣被打击下去,武宗遂放心大胆的纵情玩乐起来。
从此,朝中之事无论大小均有刘瑾一人专断,不再请示武宗。他乱杀无辜,残害忠臣,激起了宫廷内外的极力反对,最终因谋反罪被处以碟刑(凌迟处死)。
刘瑾被除后,武宗又开始宠信钱宁、江彬两个俊悻之臣。他们投其所好,引领武宗微服离京到各地游幸,根本不问国事,致使奸臣当道,朝纲混乱。对敢于进谏的忠臣他非但不听,反而残酷迫害。
武宗在生活上尤为荒淫放荡,他下令在西华门外太液池附近修建“豹房”每天招纳能歌善舞的乐工、美女为伴,饮酒寻欢淫乐,朝夕不归。这还闲不够刺激,他在俊臣的伴同下远至宣府,大同及江南游幸。
每到一处,大肆搜括美女,放荡淫乐,以至搞得市肆萧然,家门闭户,出现了四方闻风,十室九窜的状况。
在明王朝历史上,武宗算得上一是位荒淫无羁的昏君,好在当时的国势还没有衰败下来,他的荒淫失德还没有造成王朝覆灭的命运。
八、明十三陵永陵墓主一朱厚熜
世宗无德,忠奸不分,喜怒无常,恩威莫测,功臣辞官,忠臣罢官,宫女被迫弑君,险些丧命,在位46载,一代昏君无益江山。
明世宗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是朱厚照叔叔兴献王之子。年生于兴王府。因正德无后,朱厚熜于年14岁时登基继位。次年改元嘉靖;在位45年,年逝于乾清宫,享年60岁,葬于永陵。
世宗继位时,大学士杨扬廷和总理朝 ,他利用为世宗草拟即位诏书的机会,以世宗的名义,排除武宗时遗留的弊端,裁汰锦衣卫、内监局旗校工役10余万人,减少潜粮万余石,武宗的义子以及由奉迎恩幸得官的小人均被罢免,无形中清除了朝内污垢,放开了捆绑朝臣多年的臂膀。朝野上下称颂新天子圣明,杨廷和功高。
杨廷和忠正不阿敢于直言,在议理问题上违逆了世宗旨意,被迫辞官。内宫之臣无扬长避弊之人。武宗任用严嵩主理朝 ,严嵩为佞悻狡诈之人,他鼓动世宗大兴土木,至民生民计于不顾,竭力搜刮民脂民膏,世宗崇信道教迷信,终日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不务 事。致使国力日渐衰退,边戊松弛,民不聊生。
户部主事海瑞冒死上疏,奏章中引用民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财可用也”指正世宗以家国为重,扬长避短重振朝纲。世宗非但不听,下旨罢黜海瑞官职永不听用。世宗忠奸不分,不纳忠言,使得朝野日渐 治黑暗,臣官腐败成风, 务不达;边备松弛。当时蒙古鞑靼部落不断南侵,东南倭寇频临东南沿海掠掳、骚扰乡民不得安宁。年蒙古俺答汗率兵直扑京师,如入无人之境,大明江山风雨飘摇,险以崩塌。
世宗喜怒无常,动孰打罚宫人,重则砍头鞭仗,至死无数;众宫女恨之入骨。年深秋之夜,世宗正熟睡于曹瑞妃宫中,宫女杨金英带宫女巧人来到宫中,黑暗中,一名宫女用布巾蒙住世宗的脸,另一位宫女将绳索系在世宗的脖子上,一拥而上按住世宗,用力拉住绳索,慌乱之中,误把绳索挽成了死扣,无论怎么拉也不能收紧。这时宫外隐约有一些响动,宫女张金莲见事不成,偷偷向孝烈皇后告密;孝烈皇后闻讯带人赶来,将众宫女拿下。一并十六人均被“凌迟”处死。
宁妃王氏、瑞妃曹氏均牵连其中,均被处以极刑。连带宫女的众家属一并被株联处死的人等共二百余人。此次“宫婢之变”在明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世宗痴迷于道教仙术,在乾清宫等处理要 之所,建醮祷祀。仅一个月,就被大学士扬廷和及言官们劝谏停止。方士、道士们为求升迁,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老的奢望,对他百般愚弄。道士陶仲文被提任特进光禄大夫,同时身兼柱国、少师、少傅、少保、礼部尚书、恭诚伯,兼支大学士傣,身兼三孤,身价显赫;并常以金银相赐。
见此状况,当 的大臣纷纷迎合世宗癖好,为世宗祭祀活动奉献青词,进献诗章,尽顺其意。大量的祷祀活动,大大增加了宫廷的无谓费用;亦增加了民间的赋税。因过多的服用丹药,未能成仙,也未能长寿, 病死在乾清宫。
世宗执 时间愈长,但务 黑暗、腐败,也不失明王朝昏庸之君之一。
九、明十三陵昭陵墓主一朱载垕
初继皇位,除弊兴邦,一年不足,奢靡必露,采珠宝,大兴土木,沉醉声色,好在众臣效命。用忠臣,能纳谏, 局稳定,边关无恙,尚有兴利除弊之举。
明穆宗朱载垕,世宗朱厚熜第三子。7年生于皇宫,三岁封裕王,嘉靖四十五年继皇帝位;翌年改元隆庆。在位7年,享年36岁。
穆宗当裕王时,最喜吃驴肠,备膳时他吩咐太监置办,侍臣建议他下令光禄寺备办。穆宗说“如通知光禄寺准备,每天杀一头驴,那样做,岂不太浪费。”每年穆宗游乐行幸,进膳前请示穆宗,他总是选取最节省的配餐,仅此一项,每年节省白银上万两。
在宫内他信任较为正派的太监李芳,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些出色的 治家理朝务 ,大有起色。临 之初,他授意内阁首辅大臣徐阶在草拟即位诏书时,提出了为嘉靖年间因谏言而获罪的官员平反,将扰乱朝纲、愚弄世宗的方士交付发司治罪。
停止斋礁活动,罢织造,停采买珠宝香料等 之举。大赦天下,免除民间赊欠田赋,减免来年天下田赋之半,重新启用被囚于狱中的原户部主事海瑞及吴时来、赵锦等33名官员,为遭严嵩迫害的杨继盛等45名官员平反昭雪。这些大得人心的做法实施后,“朝野号恸感激”,消除了世宗朝的弊端,大大振兴了朝 。
初 之兴不足一年,穆宗又犯了他先祖的老毛病,他开始沉迷后宫,不顾国库空虚,民生不及,下诏户部取太仓银四处购买猫眼石、祖母绿及各色珠宝,自行赏玩或赏赐后宫诸妃。大兴土木修建宫苑。六年之中,传旨取耗银两儿十万两。
在宫中,腾祥、孟冲、陈洪三位太监尽其淫巧之技取悦于穆宗,他无心问 ,逍遥于声色之中。太监李芳劝谏,被穆宗解除内官职务调任它用。皇后陈氏劝谏,亦被轰至别宫孤立起来。大臣们也频频上书劝谏,穆宗非但不听,对劝谏之臣仗责消籍,宫廷内外无人敢言。
穆宗常年不上朝问 尽情声色,亦不体察民情,他厌烦朝廷 务,皇位形同虚设。好在穆宗在 事上尚能采纳内阁几位忠臣意见,徐阶、高拱、张居正等着意秉公执 ,他们选拔了王崇古、谭纶、戚继光等 事人才,在西北、东南边防充任总督、巡抚、总兵等官职,修筑城台,秣兵厉马打击倭寇侵扰;有力地抵御了蒙古骑兵的南进,巩固了南北边防。
在此基础上,他们以怀柔 策改善与蒙古部族的关系,封他们以官职,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融合了民族关系,改善了蒙汉多年来兵戎相见的局面。他们鼓励和允许蒙汉间进行经济上的交流、通商。从而稳定了西北边关的局势也繁荣了边域经济的发展。
他们重用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统领戚家 有智有勇,在浙江、福建、广东打击倭寇大显神威;他的部队 纪严明,战斗力极强,由此也大大巩固了东南沿海的防御。
穆宗虽顽固自守,沉迷淫奢,不听劝谏,但他好在还任用贤臣,支持务 忠义之臣,协其务 ,摈除了世宗的诸多弊 ,在 治、经济、 事的方略上还是有绩可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