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明朝皇帝陵墓被挖掘后发生的诡异事件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30
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7/5796518.html

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安葬在北京北部的山谷中,即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相传明成祖朱棣命风水先生看中了燕山山脉的一个支脉,赐名天寿山,作为长陵的墓址。从长陵开始一直到崇祯皇帝的思陵,这中间一共十三位皇帝的陵墓都建在此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发掘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怪事。

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明史学家的吴晗在参观完长陵的地面建筑后产生了发掘明长陵的想法,这一想法一开始遭到了郑振铎、夏鼐的反对,他们认为以现有的考古技术还不足以发掘并保护墓中的文物。但吴晗随后联系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文化部长沈雁冰、北京市委副书记邓拓、中国科学院历史所所长范文澜、人大副秘书长张苏,并联名写下《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上书中央,这一报告才得到了批准。

于是,发掘队组织了十三陵周围村庄的村民,准备发掘长陵。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勘探,长陵的墓道入口始终没有被找到,发掘队又把目光转向献陵,结果献陵的入口也难以找到。正当此时,定陵的一处楼宇发生塌陷,而塌陷口正可以通往地下陵墓,于是吴晗和郭沫若决定发掘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

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万历十八年竣工,费时六年,耗白银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由于建陵年代在十三陵中较晚,定陵的地面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更容易,所以以定陵为发掘起点的决定算是合理的。然而,定陵被发掘后,由于当时的技术人员不懂得保存文物的方法,再加上郭沫若的一些迷之操作(比如徒手触摸文物等),定陵里面的文物大部分都被毁坏、丢失。而发掘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件,也成了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悬案。

1、雷电劈毁坐兽

发掘队刚刚要进入定陵地下时,突然天空变得阴沉,不一会儿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雷电过后,人们发现明楼右角的一只坐兽被雷电劈裂。村民们议论纷纷,这是不是因为陵墓没有被守好,才导致护陵的神兽被皇帝显灵劈死了?

2、护陵人被劈死

自明清以来,因为明十三陵重要的历史价值,政府都会派人守护陵墓,防止盗墓盗墓事件发生。新中国成立后也派了护陵人过来,但在那一场雷电中,一个护陵人直接被劈死,另外一个被劈成重伤,一时间发掘队里的村民更加人心惶惶。但是对于定陵的发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计划,发掘不可能因为这个意外事件而停止。

3、村庄怪事

天气稍好后,发掘队又继续进入定陵,但陆续又有怪事传来。陵墓周围村庄开始有很多村民生病,很多妇女莫名其妙地发起癫狂,不停地说怪话。甚至有一个老人声称自己家里有祖传地陵谱,上面记载在定陵内部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船,只有和万历皇帝八字相合的人才能渡河,其余人都会沉入河底。发掘队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并没有理会。

4、神秘黑烟

队员们在搬开地宫金刚墙的一块石砖后,里面突然冒出了一阵阵呛人的黑烟。联想到古代陵墓里的种种机关,队员们就从村民家里捉了一只大公鸡扔进地宫。在外面等了很长时间后,地宫里的公鸡还有打鸣的声音传出来,队员们才放心地进入地宫。

5、被诅咒的棺椁

从这以后,发掘过程一切顺利,除了大量文物被氧化损毁以外,没有再发生诡异的事情。发掘完成后,一座博物馆在发掘原址上建立起来。这时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却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万历皇帝和其妃后的棺椁的复制品做出来以后,他下令把原来的棺椁扔掉。于是三口巨大的金丝楠木棺椁被抬出来扔进了山沟里,不久就被当地村民发现了,村民们刮去其外表腐烂的部分,里面竟然是上好的木材,三口棺椁被哄抢。

一对老年夫妇抢到了其中的一口棺椁,他们就请人把它打造成两口棺材以备后事。第一口棺材刚做好,老太太就归天了。更诡异的是,第二口棺材刚做好,老头子也一命呜呼了。

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把抢到的木材拿回去做成了两个躺柜摆在堂屋正中,很是气派。一天中午夫妻两个做完农活回家发现四个孩子不见了,只见堂屋的躺柜旁边整整齐齐放着四双小鞋,打开躺柜一看,只见四个孩子在里面相互积压着,早已断了气,柜壁上全是指甲抓挠的痕迹。后来经警方调查,四个孩子全部死于缺氧窒息。后来,这对夫妻又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在高中毕业不久的一个晚上,趴在躺柜上神秘地死去了,后经调查是地炕烧煤产生地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6、红卫兵焚烧尸骨

定陵博物馆建成没几年,文革就开始了,当时红卫兵们冲进博物馆拉出了已经修复好的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要把他们当成“地主头子”来批斗。批斗正式开始后,人们拿起大石块扔向尸骨,顿时就把它砸得四分五裂,批斗结束后,红卫兵们把尸骨和其他陪葬品堆在一起准备焚烧。就在此时,天降暴雨把刚燃起来的火焰瞬间浇灭,而三具尸骨也在大雨中被冲散。后来,焚烧万历皇帝遗骨的红卫兵大多遭遇了不测。

7、签名之祸

当年在《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上签字的名人,在文革后也是灾祸不断。

发掘长陵的发起人吴晗在文革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最后在狱中自杀。

挖掘总指挥郑振铎在一次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坠机而亡。

挖掘过程中的主摄影师、曾经拍下第一张开棺照片的刘德安,后来精神失常,上吊自杀。

郭沫若虽然在世很久,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自杀身亡。

还有签过名的邓拓也在文革中上吊自杀,考古专家白万玉晚年神志不清,遭受了极大痛苦,最后脑溢血而亡……

从挖掘定陵的结果来看,无论是文物的损失还是这一系列的怪事,当初挖掘明十三陵的决定就是错误的,毕竟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坟墓在千百年后被后人打开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