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王爷都不能入葬的明十三陵,为何会有一位太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0/13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

王承恩万历年间入宫,授东厂指使监视信王朱由检。王承恩审时度势,为朱由检尽忠效命。他曾多次出谋划策,使崇祯化险为夷,并拥立朱由检登基,铲除客氏、魏忠贤一伙权奸。王承恩也升至司礼秉笔太监,(明代废相,内阁及大臣奏议先“票拟”,皇帝“朱批”后秉笔太监“批红”才颁布正式诏书),可谓权倾朝野。王承恩谨言慎行,虑事周全,崇祯甚为倚重。

朱由检算是个比较勤奋的皇帝,事事亲力亲为,但很遗憾,一人之力难挽回明王朝早已积下的种种内忧外患。

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明王朝终于抵不住了,在李自成的狂轰滥炸之下,思宗朱由检带着自己的贴身太监逃出了宫,当然,他不是去避难,而是去殉国。

凌晨,李自成杀入皇城,原本准备一死了之的朱由检在王承恩等人的劝说下又放弃了一死的念头,手持三眼枪与王承恩领着十几个太监想要突围求援。可惜手握重兵的大将成国公朱纯臣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绝望的崇祯皇帝仰天长啸,钦命周皇后、袁贵妃等妃嫔在坤宁宫自缢殉国,崇祯皇帝手持宝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又砍伤长平公主。

朱由检觉得没有脸去地下面对列祖列宗,自除冠冕,以发遮面,吊死在了景山西路上。王承恩在朱由检自杀之后,并没有继续逃离,而是跪在地上,给朱由检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在这样雨下不停的夜晚,想来场面特别凄凉,随后,王承恩也在朱由检身边上吊了。曾经追随在身侧大喊着忠肝义胆的文武百官,都四下逃散,最后的时刻,只有王承恩还追随在朱由检身边。

三天后,李自成发现了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尸体,他为崇祯和皇后修建了一个小型的坟墓,取名“思陵”,并在旁边建了太监王承恩的陪葬墓。后来,满清入关,赶走了李自成,清朝开国皇帝顺治为了笼络人心,以帝王之尊为崇祯皇帝发丧,重新修建“思陵”;同时也给太监王承恩修墓立碑,以表扬他忠心殉主的行为。

就这样,太监王承恩被清朝的顺治皇帝安排给崇祯帝“守陵”,他也成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陪葬的太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