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这期间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不过我们现在去北京游玩的时候却只能看到“明十三陵”,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明明十六个皇帝却葬了13位呢?
其实这三位皇帝分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明代宗朱祁钰。
朱元璋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之后,励精图治,在明朝前期有着非常大的分量,不过在他死后当时明朝还没有迁都,所以他就被葬在了南京紫金山,也就是现在的“明孝陵”。
朱元璋作为一个草根皇帝,在建立明朝之前不仅打败了陈友谅,而且还击溃了张士诚,后来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称帝,而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在南方定都的大一统国家。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动用霹雳手段,不仅大权在握,甚至还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朝前期的政治非常清明,在他统治期间,因为他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对于反腐力度非常大,凡是贪污60两以上,无论官职多大一律处死。
朱允炆
熟悉明朝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朱允炆在朱棣破城之后便下落不明。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于太子朱标可以说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为了稳定大局,同时也希望有一个守成之君,于是便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但是这一番操作让朱元璋的儿子非常不满。
朱元璋统治期间,为了保证大明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便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做藩王,晚年的朱元璋基本上把跟自己打江山的武将屠杀殆尽,选择相信别人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儿子,于是这些明初的藩王手中都掌握了很多军队,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登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削藩。
而当时的燕王朱棣却以“清君侧”的名义,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这就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靖难之役”,而朱允炆也因此下落不明。
朱祁钰
说起明代宗朱祁钰便不得不提另外一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
说起朱祁镇,我们更喜欢称之为“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
因为他在位的时候宠幸宦官王振,朱祁镇对于王振非常信任,结果便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而自己也被俘虏到了瓦剌,当时大明王朝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在太后和于谦的帮助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便替代朱祁镇成了当时的皇帝,而朱祁镇却成为了太上皇。
瓦剌看到自己手中的朱祁镇没有多大作用,便把朱祁镇放了回来,可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后来在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而当时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所以朱祁镇二度登基为帝后,便没有把朱祁钰葬入明十三陵。
所以,明十三陵中,也没有朱祁钰的陵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