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定陵发掘63年,亲历者讲述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21
北京皮肤病医院咨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导读:年,国家考古队主动发掘了位于昌平北部天寿山脚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的定陵。今天,距离定陵的发掘已经过去整整63年,当年参加发掘工作的考古队员很多都已经去世,现年82岁的长陵镇村民孙宪宝作为当年第一个进入定陵地宫之人,回想起发掘定陵的过程仍然心有余悸,在他口中第一次提及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老人回忆说,当年考古队来到十三陵之后,就在附近村子招募了很多青壮劳力,主要负责给考古队员打下手,主要负责挖掘、勘探等体力活。听说要挖皇帝陵墓,很多村民心中都有忌惮不敢参加,年仅19岁的孙宪宝天生胆大不信牛鬼蛇神,就主动报名参加了考古队。

考古队首先选中的目标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孙宪宝等人跟着考古队在长陵勘探、发掘了几个月,结果毫无收获,根本找不到地宫的入口。无奈之下,考古队只能放弃发掘长陵,改选其它陵墓。当时一位60多少的老专家把孙宪宝叫到跟前,对他说:现在考古队也不确定要挖哪座陵墓,你要是闲着没事就去各个皇陵中拓字,将见到了文字都记下来,没准会发现有用的线索。

有一天,他来到定陵的宝顶附近寻找文字,结果发现了三个字,但第一个字不认识,与他记录下来去找老专家请教。没想到老专家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他发现的三个字是“隧道门”,只得正是陵墓地宫的入口。这一发现立刻在考古队引起轩然大波,经过研究后,考古队决定将发掘目标改为万历皇帝的定陵。

考古队和全体民工开始在发现字的地方向下挖掘,当时没有机器,所用工作都靠人工。当挖开第二条探沟的时候,有人在下面发下了一个小石碑,上面下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找到金刚墙就等于找到了地宫的大门,因此这块小石碑也被人称为“打开定陵大门的钥匙。”

发现小石碑之后发掘工作就十分顺利了,不久之后,考古队就挖到了地宫的金刚墙。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金刚墙上的砖并不是很结实,相反还有松动的迹象。考古队的队长顺梯子爬上去之后,丝毫没有费力就拔下一块砖来。拿下砖之后,地宫里冒出来一阵阵黑烟还夹杂着呛人的糟木头味。

孙宪宝老人回忆说,当时就算是考古专家也没有亲自发掘皇陵的经历,并不清楚里面会不会像传说中的一样,布满了机关暗器,因此大家都没有轻举妄动进入地宫。当时不知道谁提议用活鸡去地宫探道,顺便还可以检验地宫中是否有毒气。

于是孙宪宝被派回到村中,买了一只大公鸡,当时金刚墙已经被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洞,他就顺着洞将大公鸡扔进了地宫。“公鸡被扔进去之后,考古队在外面等了7天,直到第七天,人们还听见公鸡在地宫中打鸣,才确认地宫中并没有危险,才敢进入地宫。”

“第一个进入金刚墙的是考古队长,但是进入金刚墙并不算真正进入地宫,因为里面还有7道石门。我记得第一道石门规模最大也最厚重,里面都用大条石顶着,幸好考古队有专家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钥匙”,可以推开石门后的条石,这才将石门推开一条缝。当时我身材瘦小,第一个从缝隙钻入了地宫。”作为第一个进入定陵地宫的人,如今回想起来,孙宪宝老人还是有些激动。

参考文献:《定陵考古队回忆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