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这样消息——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的多万子孙在明朝末年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军斩尽杀绝,其实我们还忽略了那些满清入关的清军,他们才是让朱元璋断子绝孙的元凶。比如单清将孔有德一个就亲自斩杀了20多位明朝藩王。
但是中国这么大,总会有漏网之鱼。比如刘邦的后裔刘阿知在西晋初年带着家族数千人远洋避难,去了日本定居,于是造就了几百个日本兴旺姓氏;据说,现在都传到了刘邦第73世孙了,每年这些刘邦的后裔都会回来祭拜祖先!
所以说,朝代覆灭后,前朝皇族后裔是杀不绝的,因为他们藏在民间或者山林,就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一样,根本让人找不到!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一般人知道,连那些聪明的皇帝也知道。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这里,他也觉得反清复明的势力铲除得差不多了,该采取安抚的政策了,于是在康熙7年,他下了一个诏书,诏书上说:那些明朝的宗室子孙,你们不用东躲西藏了,躲在山林也不是个办法,你们现在都可以出来了,出来后,我给你们安排些田地种,让你们过老百姓的日子。那些已经隐姓埋名明朝后裔,你们也可以恢复你们的那个朱家姓氏了!
虽然这个措施很好,但是效果如何呢?你还别说,效果不错,因为崇祯帝第五子朱慈焕也主动站了出来,一方面拥护清朝统治,一方面安心过小老百姓日子。但显然朱慈焕把康熙看得太仁慈了,后来招致了杀身之祸,怎么回事呢?
一说起朱三太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说的就是这个朱慈焕。别人打着他的名义造反,但康熙认为这个朱慈焕还是一个风险人物,于是下令连夜将朱慈焕全家处斩。要知道此时的朱慈焕可是74岁高龄的糟老头子啊!看来清朝统治者对于前明皇族后裔还是想当忌惮的!
但是光靠杀不能解决问题,满清皇帝也知道要用汉人的愚民政策。于是清朝皇帝一方面把那些想造反的人杀了,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安抚人心!同时,对于那些明朝的皇族后裔继续采取安抚的政策。
光嘴上说不行,还有拿出实际行动,最好能树立一个标杆。康熙在临死之前甚至告诫雍正,要找到一个朱元璋的后裔,然后封赏此人,让全国人民看到清朝皇帝是不计前嫌、包容万象的明君。虽然很多朱元璋后裔不愿意再出来了,毕竟朱三太子朱慈焕的例子摆在那里,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朱元璋的后裔被清朝皇帝找到了!
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雍正煞费苦心终于找到了一位朱元璋的后裔,此人叫朱之琏,竟然还是康熙31年进士,一直干知府干了几十年,老百姓都很爱戴他,他也爱民如子,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雍正发现此人后,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封赏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世袭罔替,并将他编入正白旗,提高其身份。要知道在清朝时期,汉人很满洲八旗人是有很多区别的,当八旗人就相当是贵族身份了。
更重要的是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一般来说清朝爵位是隔一代降一级,只有铁帽子王才是世袭罔替且不降级的。这样看来,这个一等延恩侯的爵位相当于清朝铁帽子王的待遇了,只是平时的俸禄和福利待遇逊色于铁帽子王,但对于朱元璋的子孙来说,还是不错待遇了!
雍正给朱之琏及其后人安排的工作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负责明13陵和朱元璋的明孝陵的祭祀和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也算是优哉游哉!这个朱之琏干了6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承袭一等延恩侯,继续负责管理明朝皇陵!
为什么雍正非要找这么一个朱元璋的后裔出来,还闲养这他们呢?主要是为了让朱元璋后裔也站出来承认清朝统治的合法性,朱元璋后裔都归顺了,其他反清复明的人是不是该死心了?
就这样,这个朱元璋后裔在清朝的一等延恩侯一直默默无闻地传下去,一直传到了第12代,到了晚清时期。大家都知道,晚清时期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大清气数将尽,自然作为一等延恩侯的朱元璋后裔也好不到哪儿去!
第12代也是最后一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勋生活过得很落魄,穷困潦倒。后来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清朝灭亡,但民国政府继续让朱煜勋管理明朝皇陵,也给他发工资,但工资比以前少了很多。朱煜勋过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又想方设法弄点钱来花,最后他竟然监守自盗,联合外人盗掘明13陵中的宝物。
事情败露后,民国政府也不让他管理明朝皇陵了,明朝皇陵全部由政府接管守护。至此,朱元璋的后裔,清朝第12代朱煜勋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无历史记载。
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看到他朱家子孙经过了清朝多年后,还混得这么落魄,而且后面还带头盗挖自己祖先的坟墓,不知道朱元璋会作何感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和大家讲的整个故事:朱元璋的后裔被封为一等功侯,被雍正编入正白旗,传了12代,直穿到清朝灭亡,末代一等功侯还挖祖先的坟墓。看完本文,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大家如果有什么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留言互动。感谢大家拜读本文,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