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朱棣的庙号被升为成祖,因为太庙位置已满,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9/19
前言:

在网络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谣言,大概是说,在明朝的太庙里面,只能供奉9个皇帝的神位,而嘉靖皇帝朱厚璁他想要把自己的亲爹也就是兴献王追尊为帝,然后想要抬进太庙里面,但是位置已经满了。而朱元璋的神位是不能够迁出去的,想迁就只能够迁太宗朱棣的。但是又害怕把朱棣迁出去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就把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成祖,这样就和太祖一样可以百世不迁。

但是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嘉靖皇帝把太宗的庙号给提升为成祖,主要就是想要让他的生父兴献王,能够拥有庙号,因为他的生父本来是没有资格进入到太庙之中的。这本来是两个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情,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虽然帝王家也供奉有太庙,但是牌位的数目是确定的。在我国,大部分的礼仪的起源都是来自于西周时期,由周公旦所制定的周礼。里面明确说明了太庙当中的7位天子神位,太祖是一世,他的牌位应该在最中间,并且永远都不能够移出,而二四六世的牌位则在太祖的左边,三五七世就在右边,而到第八世驾崩了以后,就会把二世移出去,但是移出去以后,又会放在另一个殿里面供奉。但是天子的太庙并不是要限制在七个之中,比如周朝的时候,为了祭奠文王以及武王两个人的巨大功劳,就让两个百世不迁,明朝也一样,明朝一共有九庙。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说那个谣言是错误的呢?首先如果要迁出去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朱棣吗?肯定不是,因为朱棣其实早就确定是百世不迁了。在嘉靖帝的伯父,也就是明孝宗在位的时候,礼部就已经讨论过迁移的流程。在当时就已经确定了朱元璋以及朱棣这两个人的百世不迁的地位。所以明朝的九庙其实就是仿照的周朝,所以嘉靖他是不可能因为要阻止朱棣被迁出去,从而让他升庙号的。而且在嘉靖的时候,太庙当中只有8个神位,还有一个空余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太庙已经满了的说法。

在明朝的时候,懿文太子朱标就曾经被建文帝给追崇为孝康皇帝,并且庙号是新宗。但是在朱棣篡位以后,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就恢复了朱标的称号,懿文太子,而把他的庙号给取消了,一直到南明弘光政权的时候,才恢复朱标的庙号。同样建文帝在最开始其实也没有庙号,也是在南明弘光政权的时候给他了一个庙号,惠宗。而景泰帝因为夺门之变被废除了地位,所以在迁到北京作为首都以后,并没有葬入到十三陵中,而他的侄子明宪宗登基以后,虽然把他的地位给恢复了,但是并没有给他上庙号。景泰帝的庙号是在弘光政权时期所给上的,所以在嘉靖的时候,这三位皇帝并不在太庙之中。

在之前的太庙当中,供奉了德祖朱百六的神位,但是他并没有当过皇帝,所以在嘉靖十年的时候,他被迁出了太庙,而让朱元璋则到了太庙的中心供奉。所以即使嘉靖帝想要让他的生父进入到太庙之中,并不存在位置不够的说法。那么为什么嘉靖帝要给太宗升庙号呢?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以一个外藩的身份,从湖北的兴献王府进入京城,然后继承大统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刚刚登基就提出了继统非继嗣。所以当时的大臣在嘉靖皇帝的压力之下,就尊他的父亲兴献王为献皇帝。但是兴献王并没有真正做过皇帝,所以不能够进入太庙,而为他单独建了一个世庙进行祭祀。可是嘉靖皇帝他并不死心,他要进行所谓的堂祭。从而要达到自己让献皇帝进入到太庙之中的目的。

这里面就和古代的祭天礼仪有关了,在中华民族里面自古就是要祭天法祖的,认为天是孕育了世间万物,地位是最崇高的。而天在人间的称呼就是昊天上帝,皇帝自称为天子,也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祭天自然应该由天子来主持。

在古代的时候,祭天有“郊祀”,也就是说,要在郊外开展祭祀上天的活动,并且要和始祖的神位一起祭祀。而“堂祭”,指的则是在宫殿之中进行祭祀上天,要和具有很大功德的祖先一起祭拜。

这里嘉靖皇帝就钻了一个空子。我们这里说的堂祭就是要用有功德的祖先去配祭,那么什么才是有功德的呢?嘉靖皇帝认为他的父亲生了他,既然他的儿子是皇帝,那么这自然就是最大的功德了,所以要让自己的生父献皇帝来配以祭祀。既然都要配祭明堂了,那么为了表达对于上天的重视,这怎么也得给一个庙号吧,既然有了庙号,那自然就得进入太庙之中供奉起来,所以这完全就是嘉靖皇帝,他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罢了。

所以嘉靖皇帝他就命令礼部来到朝堂之中,讨论到底要让谁来配祭明堂。而这个人就是严嵩,严嵩他是未来的内阁首辅,他一眼就看穿了嘉靖皇帝想要玩的把戏,但是严嵩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他跟嘉靖皇帝说:“大家都说要堂祭必须要用有功德的祖先,而在我朝,太宗他使家邦再次创造出来,所以定然就是太宗皇帝了,但是世间万物都是成形于上帝的,就好像人是成形于父亲的,所以明堂想要祭祀上帝,那么就应该以父亲来配享,也就是皇考的功德,其实也是可以的。至于献皇帝堂祭是否要上庙号,就不是成这种人能够妄议的了。”

而严嵩他之所以没有顺着嘉靖皇帝的意思,是因为在嘉靖初年的时候,大礼仪的事件仍然让他十分惶恐。当时朝廷中的大臣分为两个派系,支持嘉靖帝的派系就被斥责为奸邪,甚至会差点被群殴打死。虽然支持嘉靖帝的派别赢了,但是在历史上却始终是留下了媚上的坏名声。而嘉靖帝对于严嵩这个态度是非常不开心的,他让礼部再好好议一下。而当时的户部侍郎唐胄他也站出来反驳了嘉靖皇帝,他说:“周公他指定了祭天的礼法,并且让文王配祭明堂,那是因为文王是一个有功德的人,而恰巧文王是周公的父亲,并不是说所有的父亲都是有功德的。周成王后来登基以后,他也没有用他的父亲武王配祭明堂啊,所以在我朝应该用太宗来配祭。而且在最开始就说了,献皇帝是要立在寺庙之中的,为什么现在要变卦,上到太庙里面去呢?”这一番反驳可是把嘉靖皇帝给问的哑口无言,但是嘉靖是谁,他是皇帝,随后就把唐胄给关到了锦衣卫当中。

看到没有支持自己的臣子,嘉靖皇帝就只能依靠自己。他把他的生父献皇帝赐予睿宗的庙号,同时把朱棣的庙号从太宗升到成祖,并且使朱棣也成为了祖,然后让太祖和成祖这两个人一起配享郊祀,简直是一举两得。所以这才是嘉靖皇帝要给朱棣上升庙号的真实原因,是为了让他的生父能够进入到太庙之中。

那么这种谣言又是从何冒出来的呢?在嘉庆皇帝晚年的时候,的确发生了太庙里面位置不够,然后把仁宗朱高炽给迁出去的事情。如果嘉靖皇帝死了,那么按照礼制,他是要把自己的神位放到太庙之中的,那么就一定会把仁宗给迁出太庙,因为仁宗和他的血缘关系最远。但是嘉靖皇帝他知道这些大臣对于兴献王进入太庙的事情一直都是耿耿于怀,自己死了以后一定会有大臣提议,把自己的生父给迁出太庙。如果后世的君主没有扛住,答应了这个提议,那么自己这大半生不就是白折腾了吗?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当时嘉靖的皇后已经死了,所以他就参考在南北朝时期的做法,让他的皇后提前进入到太庙之中。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皇后与大行皇帝以后是要共同占用一个位置的,所以皇后提前进入太庙,其实就是为自己占了一个太庙的位置。那么太庙的位置就已经满了,所以就要找一个皇帝的牌位给迁出去,而这个时候嘉靖皇帝还没有死,那么那些大臣就不能够提议要把献皇帝给迁出去。所以嘉靖他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确保了自己的父亲不会被迁出太庙。这就是他的小心思了,但是后来就是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位置不够,所以要升朱棣为成祖这样的谣言,事实上这是毫无关联的两件事情。

结语:不过在我看来,朱棣他是不会高兴自己升为成祖的,因为从古至今除了开国皇帝以外,没有皇帝的庙号是祖。而朱棣他一生都在试图抹杀自己篡位的事实,甚至会把自己变成马皇后的嫡子,而太宗这一个庙号则表示自己是正统的传承,但是没有想到在百年之后,竟然被嘉靖皇帝给改成了成祖,虽然庙号是提升了,但是却有了不正统的意思,这自然不是朱棣想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