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有着十六位皇帝的明朝,为何只有十三位皇帝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5
北京的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脚下的明代十三陵,是明代的皇家陵园,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埋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也因此被称为十三陵。按老百姓的说法,这个地界儿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王朝的“祖坟”。

不过,有些熟悉明史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明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为何北京的明十三陵中,却只有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到底是哪三位皇帝没有葬在十三陵内?他们的陵墓又在哪里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三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到底是因为什么没有葬入自己的“祖坟”。

第一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是大名鼎鼎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有着平民天子之誉的朱元璋。当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时候,都城在南京。朱元璋虽然一直有迁都的想法,但是他在位的时候,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所以朱元璋去世后,便葬在了南京,他的陵墓被称为明孝陵。

第二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与叔叔朱棣为皇权进行殊死较量,在靖难之役中神秘消失,他的去向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

据说当年,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攻入南京城的时候,南京的明皇宫燃起了大火,火灭之后,建文帝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同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既然连建文帝的去向都不知道,自然更无从知晓陵墓的具体地点,也就更不可能葬入十三陵中了。

第三位没有葬入十三陵的,是景泰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朱元璋和朱允炆之所以没有葬入十三陵,是因为地域和战乱的问题,在常人看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可是作为明代第七位皇帝的朱祁钰,可是正经八百坐镇在北京紫禁城中的天子,他为何也没有葬入皇陵呢?这就牵扯到明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说来不免话长。

公元年,明英宗朱祁镇,也就是朱祁钰的哥哥,因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掠走了,偌大的国家,怎能没有国君?所以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便上位当了皇帝。过了几年,蒙古人释放了朱祁镇,朱祁镇回到了北京,但当时朱祁钰已经当了皇帝,自然不会让位给哥哥,朱祁镇这个昔日的皇帝,也只能位居人臣。

可朱祁镇毕竟是曾是大明的正统皇帝,怎么甘心屈居人下?所以经过多年隐忍之后,朱祁镇又寻机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皇位。朱祁镇夺回皇位后不久,朱祁钰便去世了。

按理说,虽说朱祁钰是半路接了朱祁镇的班,但不管怎么说也曾是大明的皇帝,应当被葬入皇陵,并且朱祁钰生前,已经在十三陵的地界内选好了陵墓的位置。可是朱祁镇心中憋了一口窝囊气,对这个“中途打劫”的皇帝兄弟心存不满,直接把朱祁钰的身份降为了王爷。

既然身份降为了王爷,现任的皇帝朱祁镇,又如何能允许以皇帝的礼仪安葬朱祁钰?于是,便在北京的西山脚下,按照王爷的规制,重新修建了陵墓安葬朱祁钰,也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

这么一来,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便只有十三位,被安葬在北京十三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