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墓地是逝去的人所停留的地方,每个墓地的修建,一定与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更不要说皇室陵墓,像明十三陵、明孝陵等众多皇室陵墓,选择的位置都是极好的。
而有一座皇家墓地,没人敢随意搬迁,连修建的高铁都宁愿为它多花2个亿绕道,它就是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墓,始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在明洪武十二年竣工。
其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殿宇数百间,其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艺术之绝妙,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堪称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
朱元璋年幼时家境贫困,父母去世时,丧葬极为简陋。后来朱元璋弃僧从戎,继为王,终为帝。
在受封吴王后,曾多次赴濠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凤阳修缮父母陵寝,并在后来多次扩建修缮,从而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如今的明皇陵,总长约米,设有三重城垣,中心为皇城,是明代最早修建的一座陵墓。
皇陵外围为土城,总长约28公里,四十四社人户轮流值守,拨设皇陵卫巡绰。从外墙入内后便会看到一面砖墙,这是皇陵的二道城。
再往里走,才会看到一座皇城,这是皇陵最里的一道城。值得惋惜的是,如今这些城墙均已成为遗址,在皇陵周边清晰可见。
除了众多遗址外,皇陵前三十二对石像生、皇陵碑及无字碑等均保存完好,其数量之所,雕刻之精美,是历代帝王陵之冠。
明皇陵内保存完整的石像生为三十二对,均分布在皇陵神道上,有麒麟、石狮、华表、文臣、武将等多种形象。
这些石像均为整块石料琢成,质地坚硬,呈黑色,有红筋,虽历经余年,至今石人衣着、扣带、石兽毛发等纤细部分,仍然犹如新刻,极为清晰。
成双成对的石像生造型逼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也正是如此,在当地 府修建铁路时,为了更好保护这座皇家陵墓,工程师们将铁路路线从此处绕行,并且完美地将此地保护起来,让更多游人前来参观与瞻仰。
除此以外,皇陵内还有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皇陵碑,上书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
该碑上刻有个字,是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亲自书写的,将他的一生刻画出来,为研究的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明皇陵石像生是已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非常值得参观。而这座皇家陵墓更是大家不容错过的一座景观,尤其是喜爱历史小伙伴,一定要前去一看。(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