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从明十三陵中长陵的建筑风格,来一窥古代皇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9/20
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明十三陵是一个陵墓群,由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组成。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离故宫大概五十公里路程。长陵是这个陵墓群中的祖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他第一个入驻天寿山,后世的儿孙皇帝们也就一一跟随,由此形成了明十三陵现在的规模。

明十三陵景区

朱棣不葬在父亲朱元璋所在的南京,也不葬在老朱家的祖籍凤阳,而葬在离北京故宫不远的天寿山,并没有“叶落归根”。反映的是古代帝王的丧葬理念:那就是视死如生,哪怕已经死了,还是希望像生前那样,不肯远离京城这个权力中心。

朱棣

这个“视死如生”的思想,也贯彻到了长陵的建筑设计上,所以长陵的每一座建筑都是按照帝王的规格建造的,跟故宫中的宫殿风格一模一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陵墓的主人死后都还想继续当皇帝。

长陵

迈进长陵的大门,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建筑就是祾恩门了,它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醒大家:过了这个门,后面就是祾恩殿了。在长陵的建筑中,它并不是主角,但也采用了单檐歇山这种等级的屋顶,跟故宫中作为皇帝寝宫的乾清宫前面的乾清门的等级一致,两张照片拿出来并排放在一起,要是不认真看,真分不清那个是祾恩门,哪个是乾清门。

祾恩门

乾清门

迈过祾恩门后,来到了祾恩殿,这个祾恩殿是整个长陵中最重要的建筑,是祭奠墓主朱棣的主殿,所以建筑的礼制等级也最高,采用的是重檐庑殿的屋顶。朱棣生前为自己修建长陵时,明确要求祾恩殿要仿造故宫最高等级宫殿——太和殿的风格来修建,所以祾恩殿有小太和殿之称。祾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九五,代表皇帝九五之尊,由此也可看出朱棣的妄想,真以为死后的世界跟生前一样。

祾恩殿

太和殿

不过祾恩殿的梁枋彩画却只是旋子彩画,其等级远低于太和殿梁枋上的金龙和玺彩画,可见祾恩殿在某些细节上,并不符合朱棣的想法,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联想到长陵祾恩殿的主体是在朱棣生前就建成的,可整个装修工程是朱棣死后两年,才由其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最终完成,就知道朱瞻基这孙子的小心思:皇权是不能和人分享的,哪怕是爷爷。不管死活,皇帝只能有一个,就是坐在太和殿的那位,而不是供在祾恩殿里的。

祾恩殿梁枋上的旋子彩画

太和殿梁枋上的金龙和玺彩画

走出祾恩殿,来到了棂星门前,旁边还有供案。棂星门其实就是牌坊的一种,它并非长陵所独有,很多建筑前都有这种牌坊,比如文庙。棂星即灵星,又叫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所以长陵里的这个棂星门是明朝皇帝们来祭奠朱棣时,顺便祭天用的。

过了棂星门,才真正来到了朱棣陵寝所在地,那就是方城明楼和宝山。方城明楼内放的是墓碑,上面写着“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而宝山说好听点叫宝山,其实就是一个大坟包,这个坟包的底下就是长陵的地宫了,也就是朱棣棺椁所在。到此长陵的地面建筑就都看完了,地宫还没挖开,所以是什么样子目前还不晓得。

方城明楼,以及后面如坟包一样的宝山

方城明楼

朱棣的墓碑

看完长陵的这几座地面建筑,不由得让人赞叹中国古建筑之瑰丽恢弘,另外也不由人感叹:权力真是令人上瘾的东西,尤其是最高权力。作为皇帝的朱棣,其想永远保有权力的执念,真的是相当恐怖,但其实并没什么卵用,再高再大的宫殿,也不能让他死而复活重新当上皇帝,这些执念最终也如同他的身躯一般化作黄土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