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间传闻乾隆在给自己修建陵寝清裕陵时,工部报告乾隆金丝楠木不够用了,这让乾隆十分发愁,要说这乾隆可是一代帝王,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他作为皇帝富有四海,何必为金丝楠木发愁呢?
楠木分为三种:一种叫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非常美观;一种叫金丝楠,它的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品种,最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最后一种叫水楠,材质较软,比较适合用来打造家具。
所以从楠木的种类就能知道楠木本身就属于众多木质建材中的上乘材料,而金丝楠木更是楠木中最好的材料,可以这么比喻,在木质建材中金丝楠木就相当于汽车品牌中的劳斯莱斯,绝对是最顶级的建材。
金丝楠木自元朝时期就成为皇家的专用建材,由于金丝楠木后来成为历朝历代皇家专用,因此又被称之为“皇帝木”。金丝楠木之所以贵重主要在于其数量被越砍伐越少,数量日益减少,加之多生存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因此运输极为不便,这些都使得它的成本造价极高。
金丝楠木生长周期极长,是属于大器晚成的植物,生长旺盛的黄金期需要上百年时间,所以在历经元朝和明朝以及清初时期砍伐,到了乾隆时期金丝楠木已经远远供应不上皇家的需求了,因此乾隆就有些发愁,自己十全武功,千古一帝,不能让陵寝因缺乏金丝楠木而不够完美。
可是怎么办呢?于是乾隆就把主意打到了明朝皇陵上面,明成祖朱棣的长陵的祾恩殿,占地平方米,全殿由60根直径1.17米、高14.30米的金丝楠木巨柱支承,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金丝楠木建筑的大殿,因此乾隆在拜祭明皇陵时就被宏伟的明长陵所吸引,他就想把明长陵的祾恩殿中的金丝楠木拆走,用到自己的陵寝修建上。
不过后来乾隆在祭拜明皇陵时又发现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永陵所用金丝楠木极为粗壮,品质比明成祖的长陵还好,因此乾隆又把主意打到了嘉靖的永陵上。
可是清朝自入关以后为了拉拢汉族人心,曾明确对外公布要对明朝皇陵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擅自盗挖、拆毁明朝皇陵,而且时不时的还得拿笔钱出来维护一下明皇陵建筑物,因此乾隆即便想把嘉靖永陵中的金丝楠木拆走,也会让天下人耻笑,更会被一些朝臣所阻止。
因此乾隆不好意思明着让人拆走明永陵的金丝楠木,但是还为自己的陵寝建造缺乏金丝楠木而发愁,乾隆就对朝臣念叨明永陵金丝楠木品相极好,甚是难得,为何现在就寻摸不到这等上好的金丝楠木呢。
乾隆这么一说,有心的大臣就明白了,皇上这是惦记上明永陵里面的金丝楠木了,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让把明永陵中的金丝楠木拆走,所以才这么念叨。
后来根据守护明朝皇陵的人员反馈,明朝皇陵都需要整体进行修葺,乾隆就把这个事交给了自己的小舅子工部尚书金简负责,金简是乾隆当时极为喜爱的嘉妃的弟弟,因此他一看姐夫乾隆念叨了明永陵的金丝楠木,就知道他惦记那的金丝楠木,而且给乾隆修建陵寝也是由他负责,他更加知道乾隆的陵寝也很缺乏金丝楠木。
于是姐夫乾隆发愁,那小舅子金简理所应当为姐夫排忧解愁,于是金简就悄悄向乾隆汇报,可以借着修葺明朝皇陵的机会,他派人把明永陵拆大改小,大殿改小殿,这样一来就能省出不少金丝楠木出来,不就能给乾隆的裕陵用上了。
乾隆一听心说还是小舅子懂我啊,于是就批准了金简所提出的把明永陵拆大改小的建议。就这样嘉靖皇帝在死后就倒了霉,陵寝中的金丝楠木都被乾隆拆大改小拿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嘉靖自己作的,当初他很羡慕老祖宗明成祖的长陵规格建制,于是授意大臣们按照长陵规格修建陵寝,并且还特意让人精选上好的金丝楠木,因此永陵的金丝楠木用料比长陵的还要粗壮结实,所以百年之后才引起了乾隆的垂涎。
不过这些都只是民间传闻,实际历史上并非如此。金丝楠木虽然在清朝就已经非常稀少了,但乾隆想用也还是能用得到的,不至于去拆明皇陵来给自己修建陵寝。
金丝楠木在当时除了本身物种稀少价格昂贵之外,还有就是它的运输成本也非常高,如果是小块的金丝楠木还好运输,但是运输粗壮高大的金丝楠木则不好运输,那运输成本自然会增加,所以一般人根本用不起金丝楠木。
虽然在清朝中后期之后金丝楠木就已经十分稀少,但是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后来在给自己修建清慕陵时也用了很多金丝楠木,清慕陵的陵寝规制虽然不及乾隆的清裕陵,但是清慕陵中的用料比清裕陵还要考究多了,而且道光的清慕陵中所使用的金丝楠木远比他爷爷乾隆的清裕陵中使用的还多了不少。
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清朝中后期虽然金丝楠木是比较稀少的,但是皇家想用一样也能有。因此乾隆也根本不需要去偷拿明皇陵的金丝楠木。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乾隆的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年)到乾隆十七年(年)历时九年修建完毕。
而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工部尚书金简负责修葺明皇陵时,建议乾隆将明永陵拆大改小,不过修葺明皇陵却是在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年)。
当时工部尚书金简和户部尚书曹文埴负责去勘验明皇陵坏损程度,并做出预算进行修葺。但是由于明成祖的长陵面积规模太大,建成时间太久,所以坏损的地方比较多,所需耗费建材也是比较多,加之确实当时金丝楠木已经砍伐殆尽,比较稀少,还要留给以后清朝帝王修建陵寝了。
可是嘉靖皇帝的永陵却保存相对比长陵完好得多,不过永陵面积规模也很大,损坏的地方也有不少,但所幸永陵用料十分考究细致,大体上都没太大问题,主要都是一些小毛病。
这样一来明永陵也修葺好了,只是享殿都比原来小了些,而明长陵也能得到修葺,还替清朝国库省了一大笔费用,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金简告诉乾隆:“如此转移筹办,不独长陵规模可仍其旧,轮奂维新,即永陵殿宇亦得与诸陵一律缮治整齐,观瞻并皆宏敞”。
其实金简的这个建议是非常不符合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但是要知道那是在清朝,乾隆当时下旨修葺明皇陵也是带有政治目的性的,其政治目的是为了怀柔满汉两族之间的关系,是出于维护大清统治的目的。
因此民间传说的乾隆挪用明永陵中的金丝楠木给自己修建皇陵的传闻一点都不可信,修葺明皇陵时,乾隆的裕陵已经建好30多年了,只是因为乾隆同意让把明永陵拆大改小,用节省出来的金丝楠木去修葺明长陵,所以才让民间有了这些传闻。
最后再说一下金丝楠木之所以被历代皇帝所喜爱,用于修建陵寝,就是因为金丝楠木有防腐作用,据明末谢在杭《五杂俎》中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