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他是唯一的,陵墓能进明十三陵的太监,连顺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0/13
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明十三陵是一个重要景点,里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但是就是在这个皇家陵园内,崇祯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个太监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陵墓属于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王承恩万历年间入宫,授东厂指使监视信王朱由检。王承恩审时度势,为朱由检尽忠效命。他曾多次出谋划策,使崇祯化险为夷,并拥立朱由检登基,铲除客氏、魏忠贤一伙权奸。王承恩也升至司礼秉笔太监,(明代废相,内阁及大臣奏议先“票拟”,皇帝“朱批”后秉笔太监“批红”才颁布正式诏书),可谓权倾朝野。王承恩谨言慎行,虑事周全,崇祯甚为倚重。

公元年,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三个城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军几乎都战死殆尽,崇祯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内击钟,想着召唤文武大臣做最后的一搏,但此时来到崇祯皇帝眼前的却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崇祯决定保持最后的名节,在杀死了后宫皇后嫔妃及女儿后,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准备在一棵歪脖树下殉节,当他环顾四周,这时王承恩竟还陪伴左右,承恩哭着对崇祯说:老奴愿陪伴皇上。

又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这时崇祯最后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面对满城烽火狼烟,崇祯心如死灰,写下血书遗诏“……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以死殉主。4月4日,李自成将崇祯和周皇后葬于田贵妃之墓(改称思陵),王承恩附葬陵侧。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际,世受国恩、享尽荣华的文武勋贵纷纷投降,几十万兵马未战先溃,最终只有一个出身卑贱的太监王承恩誓死保卫皇帝,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却突显出了王承恩忠贞性格,受到世人称颂。因此当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顺治、康熙两代清朝帝王还亲手为王承恩撰文立碑,称颂这位太监的忠君节烈、不事二主。

清顺治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并先后两次亲自撰写碑文。第一通碑浮雕表现“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传说。第二通碑碑首“御制旌忠”,字碑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