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文化随笔拐钉钥匙定陵地宫开启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6/4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10450195.html

定陵是十三陵中规模较大的皇陵之一,里面埋葬着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

五十年代后期,曾对定陵地宫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考古挖掘。据定陵考古报告透露:打开定陵地宫石门是借助了“拐钉钥匙”……

什么是“拐钉钥匙”,开启地宫石门为何要用到它呢?

“拐钉钥匙”一词最早见于清初谭吉璁的《肃松录》:

顺天府昌平州署吏目赵一桂为开圹捐葬崇祯先帝与周皇后,共归田妃寝陵事……至初四寅时始见圹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

当年,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尸骨由清廷收敛并寄存寺院。在多尔衮的直接干预下他们的尸骨才得以合葬到田贵妃的陵寝。

谭吉璁参与了开墓合葬,并记录了全过程。

墓葬文化源远流长,墓门封锁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明清皇陵普遍采用顶门石反锁技术,以防止墓室被盗。

顶门石也称自来石,是一块上厚下薄的条形石头。反锁时,顶门石对准门上预留的凸槽,下方有凹槽卡死,墓门从外边慢慢关闭,顶门石在里面慢慢倾倒,就像门栓一样锁死双门。

当考古队员们找到定陵地宫的石门,准备打开时确遇到了麻烦。门缝只有3厘米宽,顶门石确高达1.6米,重有千余斤。想在外边挪动这庞然大物,完好的开启石门,简直是难上加难。

地宫采用这种活动石门是为日后合葬或迁移方便之用,建造者必然留有开启方法。

于是,考古队员们调阅资料,查找文献,最终在《肃松录》里找到了“拐钉钥匙”开启地宫石门的记述。

但“拐钉钥匙”啥形状,怎么用?大家一片茫然。通过推测“拐钉钥匙”应该是一种“7”字形金属工具,前面带“U”弯便于套牢顶门石,后面有把柄便于手握,能用力撑起顶门石。

许多网文称考古队员用钢筋制作了一把“拐钉钥匙”,成功开启石门。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队员们的确制作了工具型的“拐钉钥匙”,但由于定陵石门反锁的特殊性,多次尝试挪动顶门石,均未成功。

后来,根据“拐钉钥匙”原理队员们重新制定了一个开门方案:

首先,把一根连接麻绳的八号铁丝从门缝里伸进去,逐步推送再折出,形成一个圆圈套牢顶门石。

接着,有一位队员拉住麻绳,控制顶门石移动方向,其他队员用竹板插进门缝顶起顶门石,剩下队员用力配合推动石门。随着顶门石被竖起,门缝逐渐加宽,人就可以进去挪开顶门石了。

重达四吨的汉白玉石门随着圆形石凿门轴的转动,成功开启……

定陵地宫成功打开,雕龙画凤,金碧辉煌,珍宝耀眼……

年中国 府对外发布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打开……已经宣布,世界哗然。

打开定陵地宫共获取珍贵文物多件,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考古经验限制,文物受损严重。因此,周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停止一切对皇家陵寝的考古挖掘。从此,明陵清陵就成为永远的考古禁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