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统年间,北方瓦剌逐渐强盛,多次侵犯明朝边境,公元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二十万明军几乎损失殆尽。为了避免主少国疑,于谦等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整顿朝纲,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公元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废朱祁钰为郕王,不久便离奇去世,享年30岁。
明军兵败土木堡,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公元年,北方蒙古瓦剌侵入明朝腹地,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率二十万精锐迎战瓦剌,命郕王朱祁钰留镇京师。结果明军大败于土木堡,二十万明军被瓦剌杀的溃不成军,最终明英宗被俘。
第二天朝堂之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展开了一场纷争。首先是翰林院侍讲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率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得到很多大臣支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要以北宋为教训,当年北宋就是靖康之变后,迁都临安,导致北宋灭亡。
随后朱祁钰在于谦等人的力主下,登基称帝。瓦剌在八月十六日也调集重兵,准备直取北京,南下的时候还带上了俘虏皇帝明英宗。结果明军在于谦的组织领导下,军民一心,浴血奋战,在北京城大败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重大胜利。
英宗回归,惨遭软禁。
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也先见捞不到好处,便放了明英宗,起初朱祁钰并不想接,不过这个时候,于谦说,皇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当尽快接他回来。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只得说:“听你的,听你的。”便先后派遣李实、杨善出使瓦剌。
公元年八月,被俘已经一年的明英宗抵达北京,朱祁钰随即把哥哥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夺门之变,英宗复位。
公元年,朱祁钰病重,自己却没有儿子,未来皇位之争埋下了隐患。在抗击瓦剌时立了大功的石亨便起了不谋之心,派人找到了前府右都督张鞁和宦官曹吉祥,告诉二人朱祁钰已经不行了,商议要为自己谋后路。
此时,京师正有一种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是这样,王文将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功劳也轮不到石亨、张鞁等武将身上。石亨说:“朱祁钰病已沉重,如有不测,又无太子,不若乘势请太上皇复位,倒是不世之功。”于是,这三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决定将赌注压在太上皇朱祁镇身上,拥立朱祁镇复位,这样,三人就是大功臣,能够飞黄腾达。
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率领亲信,将明英宗从深宫接出,宣布复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竑制造不轨言论,随后便将一代忠臣于谦斩杀于崇文门之外,这个他曾经拼死保卫的城门前。
几天后,明英宗便宣布朱祁钰去世,年仅三十岁,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是明朝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帝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