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帝王陵中为何混入了一个太监墓他是谁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9/9

明十三陵占地面积超过了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后陵区。此地安葬了明朝13位皇帝,还有7座太子妃子的陪葬墓,但奇怪的是里头居然还有一座太监墓。这个太监是谁?他有何德何能居然能葬在皇帝的陵寝。这个太监并不是明朝历史上权势遮天如刘瑾、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而是以忠孝著称一直陪伴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祯帝走完最后一程的太监王承恩。

去过十三陵崇祯思陵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他坟墓前面有一座直径为6米的陵墓,坐西朝东,坟墓东侧有一块通达两米的墓碑,上书王承恩墓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两块高大的石碑,上面的文字都是顺治皇帝给他书写的,以褒扬他的忠孝之心。王承恩早在明万历年间就入宫当太监,开始伺候幼年的朱由检,也就是日后的崇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是那个木匠皇帝去世之后,由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王承恩压对宝了。由于跟朱由检的养育关系,王承恩迅速当上了最有权势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实权,可以跟内阁首辅分庭抗礼。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崇祯帝刚刚上位的时候,魏忠贤仍然权势熏天,直接给新皇帝送来4个美人想收买他,这一奸计被王承恩识破了。王承恩上去先搜身,果然从美人身上搜出了4枚迷魂丹。之后,王承恩帮助崇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扳倒了魏忠贤。他建议崇祯皇帝将祸乱后宫的客氏赶出宫,也就断掉了魏忠贤的内应。然后建议崇祯皇帝将魏忠先打发到凤阳守陵,后逼迫魏忠贤自杀,阉党势力被赶尽杀绝。正值青年时期的崇祯皇帝能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坐稳,王承恩是立了汗马功劳的。王承恩还帮助崇祯皇帝整顿锦衣卫、惩治贪官污吏、整肃朝政,立功颇多。崇祯皇帝性格阴鸷,反复多变,经常跟文臣大动干戈,王承恩积极调解,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

年,当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王承恩率领太监团队直接跑到城墙上奋力一搏,他亲自操纵火炮击杀农民军好几个人,但此时已无回天之力。眼看农民军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多次劝说皇上化妆逃跑,却被崇祯皇帝一口拒绝,他要君王死社稷。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让自己的妻妾服毒自杀,然后自己又疯狂挥剑,致使自己的两个公主一死一伤。最终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陪同下爬上了煤山,吊死在了一棵歪脖子老槐树下。王承恩面对崇祯皇帝的尸体磕头不止,血流如注。最终他选择陪葬,吊死在了一棵海棠树上。李自成将崇祯皇帝埋葬在了一个妃子墓中,后面也就成为了十三陵中的思陵,也把王承恩顺手埋在了思陵的旁边。改朝换代之后,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感念王承恩的对君王的忠义之心,将其厚葬,立碑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