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优势 >> 正文 >> 正文

纳兰怀古的一首词,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9/22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风云变幻,朝代更迭,每一个新的王朝取代旧的王朝,都是时代的必然与进步。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一般都是英明神武,然而子孙后代却与日俱下,中叶虽偶有短暂中兴,但始终不能扭转乾坤,最终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最终都作了古。封建王朝的兴衰史,就犹如人的生老病死,从意气风发花团锦簇,到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从笑声中开幕,以凄惨收场。

三百多年前,纳兰性德就写过一首词,感叹王朝的兴盛衰败,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或许我们能从中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

好事近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十三陵围场行猎之时,“马首望青山”,顺着马头向前望去,由眼前所见之景,发出的怀古感叹。十三陵是明朝历代帝王的寝陵,明王朝时期,这里呈现的是繁华雄伟的气象,可如今是“零落繁华如此”,一句直白的语言,把当前的萧瑟展现,真没想到昔日的繁华竟然凋零到如此境地。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句中,“断烟衰草”“藓碑题字”进一步详尽地写出十三陵的衰败,在满目衰草荒烟之中,依稀还能辨认长满了苔藓的石碑上的题字。这些题字者本想流芳千古,没想到却伴着苔藓,寂寞地卧在了荒草丛中。

纳兰由眼前的萧瑟凄凉之景,引发感叹,“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不要再去寻找断戟诉说当年的辉煌了,看到眼前的荒凉,就让人悲叹不已。这句用典,让人眼前浮现赤壁之战的气势磅礴,和杜牧在赤壁怀古。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这时斜阳照耀着明十三陵,大清王朝的新丰猎骑正昂首从这里走过。词人最后以斜阳下的明十三陵和清朝的新丰猎骑对比作结,含有无穷意味,令人深思。

纳兰性德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他是大清朝廷的一股清流,从不溜须拍马,所以在这首词中能客观、理智地评价朝代的更迭。

纳兰借景抒怀,在他看来,王朝的兴盛衰败都是无可奈何的宿命,今日所有的繁华,终将成为历史,在滚滚的时代年轮里被湮灭覆盖。

事实也的确如此。每个王朝都是前盛后衰,最终灭亡。究其原因,开国皇帝大都是受苦出身,就像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而他们的后世子孙,生于安乐,长于富贵,缺乏历练,也缺乏了果敢和坚毅的品质,这样一代一代下去,最终是他的王朝谢幕。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滚滚长江东逝水,谁也无法阻止历史的洪流。

朝代的兴衰主要因素是他们的后世子孙,一个家族的兴衰也是如此呀。有句俗话是“富不过三代”,就是说,富贵不可能永无止境地传递下去,为什么呢?子孙不是无能就是染上恶习。可见对子孙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只有孩子优秀,品质好,家庭才有未来。这应该是每个家长都重视的问题。

读了这首纳兰词,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欢迎交流。

徜徉古诗词,领略更多的智慧,我们一路同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