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个皇陵的配置满足了对称美观的需要,而且有着深厚的感情意义。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县,古称钟离、濠州,属楚州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和凤阳花鼓的起源地,悠久的历史和自然深厚的爱孕育了凤阳侧名山胜水和内涵深厚的淮河文化,在凤阳境内众多名胜古迹中,明中都皇故城和明皇陵石刻已被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明之皇陵,很多人都会想到北京的明十三陵,明之16位皇帝中13人被埋葬,另外,明太祖朱元璋被埋葬在南京明孝陵,明景泰帝朱祁璋被废止后,被埋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除了建文帝朱允这15个皇陵之外,明代还有明祖陵、明皇陵、明东陵、明陵4个帝王陵。
凤阳县城南7公里处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父母、哥哥和嫂子建造的,整个工程原建于正二十六年(年),明洪武十二年(年),据记载,皇陵最初占地面积约2万多亩,城墙三重,周长二十八里,陵园内的宫阙殿宇壮丽森严,规定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东汉以来历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而凤阳明皇陵则是坐南朝北,由于朱元璋的家庭贫寒,他在10岁时父母、哥哥和嫂子因瘟疫相继去世,由于买不到棺材,就用旧衣服包住了3尺的黄土,像草一样埋葬了。
20年后,朱元璋成为吴王,命令濠州修缮父母的陵寝,当时,有人说祖坟的方向不能轻易改变,朱元璋在原祖坟的基础上,培土加封,建造了皇城、砖城和三道土城,此后,朱氏的子孙中出现了朱元璋等16位皇帝,明皇陵在民间也被称为龙脉、风水宝地。
明崇祯八年(年)正月,张献忠陷落了凤阳,砍掉了明皇陵附近数十万棵松柏,烧毁了整个皇陵的地面建筑,只剩下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和朱元璋亲造的皇陵碑,据统计,明皇陵有麒麟2对、石狮子8对、石马和马控制者6对、石虎4对、石羊4对32对石像生。
明皇陵石像生不仅历代帝王陵数量最多,造型栩栩如生,雕刻精巧,尤其是八只半跪半卧的石羊,取“羊跪下有奶之恩”之意,告诫天下人应尽孝跪下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其艺术风格绝妙,可谓是受宋元影响、启发明清的大型石像艺术的绝品
有趣的是,尊重约数吨石麒麟的左前脚有明显的磨痕,当地人剃了长颈鹿的脚上的石粉回到家里穿上衣服,按照男人左女右的原则,长颈鹿的左脚日益“瘦”,明皇陵成为文保单位后,石麒麟也得到了适当的保护。
在米的神道南端两侧,各有一个碑亭,亭内分别供奉着“无字碑”和“御制皇陵碑”,两块碑大小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其中《御制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自己写的,内容涉及字,叙述朱元璋的家庭背景和开辟江山的过程,真情恳切,无雕饰之感,是研究朱元璋的珍贵史料。
明皇陵的“无字碑”不仅配置了对称美观的需要,而且有着深厚的感情意义:朱元璋认为自己能完成帝业,除了个人的努力和天垂青外,父母也积下了善德帮助了他,因为对父母的感谢和思念的深度不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设计很有意义。
你对皇陵有什么看法和了解呢?如果你知道得多也可以给我们大家科普科普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