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绿色符号收听
明朝从朱元璋开国到最后一个上吊而死的崇祯皇帝,一共16个皇帝。大家都知道,皇帝死了得葬入陵园,明朝的传统,爸爸儿子孙子孙孙子都得葬在一处,死了也得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这一处“已死明皇帝”们的家就是现如今位于北京明十三陵,可问题来了:“不是有16位皇帝吗?怎么十三陵里就葬了13位呢,另外3个皇帝去哪儿了?”北京并不是明朝一开始的首都,朱元璋是在南京定的都,那时北京是他儿子的封地,自然老朱肯定不肯能葬在北京。接下来没有进明十三陵的就是朱允炆了。燕王朱棣造反打进南京皇宫,朱允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民间一直传说郑和几次下西洋其实是被朱棣派去寻找朱允炆的……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自然十三陵里不可能有他了。
那么还有一位是谁呢?就是上一讲在午门差点被吓趴下的郕王朱祁钰。午门血案之后,以于谦为首的朝臣们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拥立朱祁钰登基称帝,世称景泰皇帝。但是呢,他却没有在皇帝位上去世。还记得我说过通过东华门复辟的皇帝吗,对,就是在朱祁钰病重的时候,英宗朱祁镇发动政变,景泰帝被降为郕王,死后以亲王礼葬于北京西郊金山。
那么可能你又有疑问了,景泰帝被降位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说明朝十六帝呢?那是因为公元年成化帝追复景泰帝帝号,但并未将他迁入十三陵,只是将郕王墓就地扩建为陵。这样做,一是入土为安,一动不如一静;二是考虑到财政问题;三则是因为身为英宗嫡长子的成化帝相信鬼神之说,而且为人宽厚,大约也不希望结下深仇大恨的父亲和叔叔在九泉之下还缠斗不休吧。
文一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