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从上位者的视角来书写的,因此古代宫闱中大多数女子,本身是身如浮萍般命不由己,当一个王朝结束时,她们不会采取刚烈的方式迈向结局,她们只会一步又一步的随着命运随波逐流,零落成泥,但谁能道尽她们的不甘之情呢?一切不甘,最终都凝结成黄泉下一抹幽怨,一丝薄凉。
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病重。因为他之前并没有决定太子,也就是说没有皇位继承人,所以朝野上下都为此感到忧心忡忡,有一部分人一直在等着他立一个太子,毕竟古代的人都有这么一个常识:如果在上一任皇帝驾崩后,下一位皇帝都还没有选出,皇位这个位置就会激起上千方人马的窥觑,这些窥觑皇位的人会发起一场血风腥雨的大混战,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因为皇室内部的风起云涌、波涛万千,导致整个江山、整座王朝都不得安宁,人心惶惶,九子夺嫡之类的惨剧就是由于此。但是没册立太子也是很让人无奈的一件事情,毕竟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6岁夭折,此后的几年间他又再无所出,所以到这个时候大臣们真的急了,生怕在朱祁钰驾崩后,群龙无首,朝中震荡,为此,很多人不断上表劝说册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但这也意味着从此朱祁镇一脉,再无承祚的可能,意味着文官的彻底独大。武官因此就变得特别不乐意。
武官不乐意襄王当皇帝,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结局,导致了武官们的反叛,当时朝野局势真是瞬息万变,一触即发,一场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错失皇位8年之后再次荣登大宝,随后,朱祁镇废朱祁钰为郕王,幽禁永安。而朱祁钰被关禁闭、驱逐冷宫以后没几天就死了,对外说是因为暴毙,而事实上当时坊间众人都在猜测此事,最后猜测说朱祁钰是被杀死的,并不是自然因病死亡,凶手也直指朱祁镇。
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对朱祁钰还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并且全方位否定他、打击他,从身后事的处理上面就可见一斑,朱祁钰的下场让人觉得唏嘘,堂堂一个皇帝,死后却连自己尸身都无法做主,只能任由明英宗朱祁镇来处置他,明英宗朱祁镇本来就看不惯他,哪里愿意他死后能够安宁?于是,他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陵(明十三陵)的皇帝。不过明英宗朱祁镇讨厌朱祁钰,把朱祁钰的人生搅动得一片狼藉,他同样也非常恨屋及乌,让朱祁钰的身边人都吃尽了苦头,所以连带朱祁钰的五个美貌娇妻,也都没有太好的结果。
朱祁钰共有五位后妃,为汪皇后、杭皇后、唐贵妃、李贤妃、李惜儿。汪皇后是朱祁钰的结发妻子,本来她也是朱祁钰所有嫔妃中心地最善良、最仁德的一位,她的这种仁德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她非常谦恭的对待当时太后的外孙女,哪怕这个外孙女非常娇惯,横行霸道,也不把她这个皇后看在眼里,她照样以德报怨,温柔谦恭,朱祁钰登基之后,作为皇后的她对于朱祁镇的皇后钱氏也是照顾有加,但正是她性格仁德,也意味着她没什么心机,比较好欺负,所以最终汪皇后因为触怒朱祁钰被废,被打进了冷宫之中。
当然,这位皇后比较好的一点是,她在位时深明大义,不像别人一样非常的一味顺从于皇帝,所以虽然当时触怒了皇帝,导致失去了后位,但是放眼于几十年的宏观岁月、放眼于后来朱祁钰死后的结局,大家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其他很多人都没有好下场,因为跟朱祁钰是一伙的,所以在明英宗朱祁镇上位后,心狠手辣的明英宗朱祁镇让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但是这位皇后就很好的避免了这个结局,朱祁镇对汪氏宽宏大量,准许汪氏迁回郕王府,为郕王妃,没有被殉葬。
但是王氏的结局,可以说是她自己靠自己当年的一次机缘巧合,靠自己的刚正仁德,侥幸所修来的福报,真正其他人,就没有王氏这么幸运,除了朱祁钰避免了坏的结局,其他人哪怕是已经死了的人,也没有被明英宗朱祁镇放过,当时明英宗朱祁镇把主意打到了欺辱杭皇后泄愤的想法上。杭皇后作为继后,景泰七年崩逝,朱祁钰赠谥她为“肃孝皇后”。明英宗朱祁镇对于杭皇后这位死人,都毫不心慈手软,就差对她进行鞭尸了,他直接废除谥号,还将她的陵墓捣毁,让她的魂魄在地下不得安宁,无法含笑九泉。
此后除了被宽赦的王氏、被羞辱的杭皇后以外,朱祁钰还有五位貌美的妻子,对于这五位妻子,明英宗朱祁镇真是一个都没放过,其中唐贵妃、李贤妃两位妃子全被拿来殉葬,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个李惜儿,她出身自教坊司优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卑微的舞女,本来像她这种舞女,是不会进入后宫的,因为皇室对妻子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都是名门望族,大家千金,名媛闺秀,但谁叫她长得太美,让此前的朱祁钰心猿意马,最终把她纳入自己后宫呢?只不过她享受了多年繁华美好,却一下子又要沦落泥泞之中,而且还是比之前更可悲的泥泞,在明英宗朱祁镇打算处置她的时候,才知道她已经身怀六甲,为了掩盖事实,明英宗先是让她出了宫,生下了孩子,但是所产之子归于建庶人名下,根本就不被当成皇子,后来她也没能逃脱死去的命运,在天顺六年吴太后下葬时,李惜儿被殉葬。可见,朱祁钰这5个美貌娇妻,除却了汪皇后外,最后都成为了皇权纷争之中的牺牲品,成为被倾轧的对象。
想来,朱祁镇性格这么暴戾,应该是个完美主义者,越是完美主义的人越是会产生自卑性人格,会忍不住要盯着别人的罪过,并将之无限放大,斩草除根不留情面,这样的完美主义,反而更成了一种心理缺陷。
现在来看看朱祁钰的这几位妻子的性格和他们的结局,盖棺定论,空余一声叹息,首先是汪皇后,她的品行宛如一棵青松,是非曲直,都自有决断,虽然在最初,她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遭遇了朱祁钰的不理解,甚至触怒了他,直接导致自己被废黜的结局,但最后她的结局却是所有人之中最好的,这无疑是在告诉大家:坚持自己,宁愿孤芳自赏,一切都自然而然会得到奖赏和回报,一切都顺水流长,再说说杭皇后,本来朱祁钰和杭皇后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两个亲密无间的男女,在偌大的宫闱中流连嬉戏,愈发声色犬马,但谁能想到,在这样美好的宫廷生活里过了11年,结果朱祁钰会一下子病入膏肓,并且被夺权篡位呢?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皇后,不但拥有着帝王的恩宠,而且这种恩宠能够长盛不衰,一路度过多年时光,只能说杭皇后命不太好,只能享受短暂的欢愉,是悲欢离合中一抹露水红颜;而另外的几位贵妃,她们最悲惨的是,这么轻飘飘的就香消玉殒了,竟然连史书上的一缕痕迹都没有留下,外人提起她们,只会提起过往那段轻描淡写的历史,那段属于上位者、胜利者的历史,她们的侧影,就这样稀薄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其实这也是古代很多红颜的共同命运,很少有普通妃子能像《隋唐演义》里的朱贵儿、袁宝儿一样,采取自尽殉国、与君共生死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戏剧化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发了后人无尽的讨论。
当肃穆披上斑斓的外衣,宫闱里的帝王悄然换代,曾经的权臣、宠妃全都沦为阶下之囚,此刻,教堂的欢颂被流行曲替代,一切失去原本的颜色,人们不再站在毫无遮挡的天空下,直视野草的锋利雪花的苍白,感官被钝化暖化了,却也丧失初衷。只愿,世间少些薄情的历史,少一些血迹斑斑的史书页,多一些正经的词藻,多一些泾渭分明的沟壑。只愿,皇权在恪守它威严的同时,同样能够用人情味的阳光去照射人生狰狞的面庞。一开始是权力之间的争夺,但最后的殉葬却只是毫无理由的残忍屠杀,这些本来非常美丽的女子,就这样折损于屠杀之中,她们的存在那么力量微小、薄弱,不会撼动皇权,却还是被这样残酷的对待,这让人不由想起初秋树梢盛放的那些赫红花朵,等冬末就会突然落叶满地,被肃杀的东风吹得一片狼藉,遍地零落,吹得漫天尘埃,风烟俱损,只剩下无数黑色残枝,颤颤巍巍的祭奠着那一个时代的没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