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咱们给大家讲了:为什么自成祖后的皇帝陵墓都在北京?本期小编接着给大家讲。我们都知道,明朝在历史上虽然只有多年的短暂光阴,但皇帝数量是不少的。每一位皇帝对明朝的发展繁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期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明朝的皇帝共有多少位?十三陵埋葬的是哪些皇帝?以及为什么明朝皇帝和皇帝陵墓数量不相等?
明朝的皇帝共有多少位?十三陵埋葬的是哪些皇帝?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明朝灭亡,共有16位皇帝。
分别是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景泰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嘉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明十三陵分别是:
长陵——葬成祖朱棣
献陵——葬仁宗朱高炽
景陵——葬宣宗朱瞻基
裕陵——葬英宗朱祁镇
茂陵——葬宪宗朱见深
泰陵——葬孝宗朱祐樘
康陵——葬武宗朱厚照
永陵——葬世宗朱厚熜
昭陵——葬穆宗朱载垕
定陵——葬神宗朱翊钧
庆陵——葬光宗朱常洛
德陵——葬嘉宗朱由校
思陵——葬崇祯帝朱由检
为什么明朝皇帝和皇帝陵墓数量不相等?
明朝皇帝和皇帝陵墓数量不一致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一是因为有的皇帝根本就没有陵墓。
1
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在建文四年(年)四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攻入南京城时,皇宫起火,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从皇宫地下水沟逃出,剃度为僧,浪迹于四川、云南等地,最后不知所终。
▲还有人说他在正统年间因年老回到皇官,经太监吴亮验证身份,养在宫中,人称“老佛”,死后葬于京西金山寺后,但却“不封不树”,没有修建陵墓。可是,明末清初时王崇简、孙承泽到西山寻找却又毫无踪迹。而仁宗朱高炽在他撰写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则说,其父朱棣率兵进城时,“奸臣”知罪不可赦,关闭了皇城门,“胁建文君自焚”。朱棣还“备天子礼敛葬”。但当时既没有置陵守冢,后人也不知陵寝究竟在何处,所以建文皇帝实际上并没有陵墓。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二是因为有人生前虽然没当过一天皇帝,但死后儿孙当了皇帝。因此被追尊为皇帝,并将原来的坟墓按皇帝的礼制建造或改建成皇帝陵墓。这样的陵墓有皇陵、祖陵、显陵三陵。
1
皇陵
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的父亲原名朱五四,后来朱元璋投身元末的农民起义,有了一定身份后给他起名为朱世珍。朱世珍生前是个贫苦佃农,妻子为陈氏。夫妻都在元至正四年(年)闹灾荒和瘟疫时病故。
后来朱元璋做了吴王,下令就父母原来的坟地“积土厚封”,开始建造陵寝。洪武元年(年)正月,朱元璋称帝,追尊父亲为仁祖淳皇帝,母亲为淳皇后,并按帝制继续建造陵园。该陵初名英陵,洪武二年(年)改名皇陵。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是朱元璋高祖父母、曾祖父母和祖父母三代祖考妣的衣冠冢陵墓,也是其祖父母的实葬之地。
1
祖陵
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高祖母胡氏,曾祖父朱四九、曾祖母侯氏,祖父朱初一、祖母王氏生前都是贫苦本分的农民。朱元璋当了皇帝,在追尊父母的同时对三代祖父母也进行了追尊。朱百六被尊为德祖玄皇帝,胡氏被追尊为玄皇后;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侯氏追尊为恒皇后;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王氏被尊为裕皇后。
但祖陵的营建却迟至洪武十八年(年)才开始。这是因朱元璋此前一直没有找到三代祖父母的葬地,后经同宗人龙骧卫总旗朱贵指点,朱元璋才得知祖父母的确切葬地,于是在该地营建了祖陵。
1
显陵
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原为兴献王朱祐杬的坟墓。后因兴王世子(明代藩王嫡长子称为世子)朱厚熄入继大统,当了皇帝,朱祐标被追尊为兴献帝,朱祐杬的王坟遂按天寿山陵制改建成皇帝陵。
这期的语音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啦!下期小编将给大家讲述:明十三陵分别位处陵区内什么位置?陵后的山名是什么?好了,话不多说,我们下期见!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