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先有黄泉寺,后有十三陵,京郊古村落之黄泉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4/9/15
#美好假期在旅途#

走昌赤路时,路过无数次黄泉寺村,却未曾进去进去瞧瞧,此次路过,心血来潮,来寻寻传说中的黄泉寺!

“先有黄泉寺,后有十三陵”的故事传说,在这一带远近闻名,在明代以前,黄泉寺的周围古柏参天,庄重肃穆,寺庙里边,香烟缭绕,香客不断。这儿的泥土、石头、砂子,都显得特别共黄,附近又有几处泉眼,“黄泉寺”因此得名!

穿过村口牌楼,车子停在村内松柏壁画前,溜达一圈,村内居然未曾看到人影,只有一只小猫咪慌不择路的跑开,沿着村落继续前行,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植有蔬菜鲜花,更有许多的枣树,果实累累,看起来极好吃的样子,回来查资料,才得知此枣名尜枣,是黄泉寺村里的主导产业,再有两周左右,便应是采摘季了,喜欢吃枣子的朋友可以来采摘,不过村落中触手可及的累累果实还请手下留情!

山楂树下一排整齐的佛龛,应是村中的庙宇,却不知为何并无建筑遮蔽,胡同中总算看到人影,问及黄泉寺,大叔指指远处的山脉,寺庙原来应是在那里,不过早就没有影子了,连遗址都没有了!

明成祖皇帝朱棣选择此地修建皇陵时,便首先为他自己修建长陵,可巧的是黄泉寺所在位置距离长陵所选之地只有二三里地,迷信的朱棣觉得“黄泉”二字实在是扎眼睛,一道圣旨就把黄泉寺给拆得个精光。并且,把“黄泉寺村”改名为“黄金寺村”。不过现在为啥又叫回了黄泉寺村就不得而知了!

黄泉寺村口有十三陵中的献陵,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和皇后张氏的陵墓,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仁宗临终曾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献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前人在述及明陵时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它为此后的明陵建筑树立了楷模,不过现在十三陵多半都是不开放的,只能是门外瞧瞧了!

村落面积不算大,并未看到餐饮及住宿,与昌平康陵村等其他美食民宿热闹非凡的村落天壤之别,又似乎与喧闹的凡尘俗世格格不入,这里只是一个安静的小村落!

我是叁月,用视频与文字记录行走的足迹图片皆为手机拍摄,仅供参考,谢谢您的支持与收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