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陵里除了皇帝和妃子外,为何还有一个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5/2/18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r6v5qfj.html

十三陵为什么会有太监墓?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路,是明太祖朱棣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专门用于安葬明代皇帝,明朝从朱元璋开国到朱由检亡国,共立了十六位皇帝,十三位皇帝葬于十三陵,其中没有三位皇帝,第一个是朱元璋。

朱元璋建国之后定都南京,死后安葬在南京一所名校,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不见了,也就没有了他的陵墓。后来,朱棣称帝,迁都北京。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弟弟朱祁钰称帝。后来,朱祁镇又回来了,当上了太上皇被软禁起来,经过八年的努力,朱祁镇顺利复位。他认为弟弟朱祁钰不孝、不仁、不义,不认他做过皇帝。于是,朱祁钰以太子之礼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明朝三位皇帝都没有葬在十三陵的,但是在十三陵之中,却有一个太监墓,主人是王承恩。王承恩是河北邢台人。少时因家境贫寒当了太监。入宫后,王承恩一心助朱由检登基,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又当上了秉底太监,可谓是权倾朝野,朱由检即位后,秦冕政务,和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勤政。即位之初,他就下定决心消灭阉党,一步步斩断魏忠贤及其党羽,风雨飘摇的名号,似乎是有了新的希望,不过这终归是昙花一现。

公元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彻底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宁死也不愿当阶下囚,选择了上吊殉国。明朝末代皇帝驾崩,明朝灭亡。跟随崇祯皇帝的太监王承恩也上吊自杀,与主人同归于尽。王承恩选择忠于自己的角色。,他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主人落难,而吃里爬外。三天后,两人的尸体才被发现,被李自成停在了东华门。4月4日,朱由检与周皇后下葬田贵妃墓。清军打着为明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顺治帝改葬崇祯为都督。

同时,他也感激王承恩的真臣未除捐躯以从。让他葬在皇家陵园的四座陵墓中,继续守护着朱由检,还亲自为他题词,让他永远守护着陵墓。就这样,王承恩成了十三陵中唯一的一个太监,康熙继位后,在四陵附近立有王承恩碑,以表彰其忠君精神。而王承恩的事迹,也被载入了明史。王承恩故居也改建为李俊府邸,以纪念他忠于君王,为国捐躯的义举。清朝之所以高调将王承恩葬于帝陵,还不遗余力地宣传,其实是有着深远的目的。因为清军打着修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进军中原,他要通过弘扬王承恩的忠孝精神,让世人明白他忠于大清,必有厚报,孝顺清朝是最好的出路,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