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的旅行日记·第篇:北京明十三陵·定陵!这里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万历皇帝的陵寝,定陵。这座高大的宝城之下,就是埋葬着万历皇帝和他两位皇后的巨大地宫!年,在考古学家们的指导下,时隔年,定陵的地宫再次被打开。地宫中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体虽然已经腐烂,但骨架却保存完整,头发也柔软有光。在他们棺椁内还发现了皇冠、凤冠、金器、银器等多件珍贵的文物!整个定陵地宫修建在地面以下27米深的地方,面积为平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不用一根梁柱,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地面全部用“金砖”铺成。前、中2殿连成一个长方形的甬道,后殿,也就是存放皇帝棺椁的地方则横在最顶端。中殿左、右两侧各有两条狭窄的甬道,通向对称的左、右配殿。左右殿高7.1米,宽6米,长26米。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穿过昏暗狭窄的甬道,就来到了地宫中空间较大的地方中殿。中殿高7.2米,前后左右与前殿,后殿,左配殿,右配殿都相连,里面主要摆放着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3个汉白玉宝座,宝座前还摆放着五供和长明灯。穿过一座巨大的汉白玉券门,就到了整个地宫最核心的地方后殿。后殿的空间最大,高9.5米,宽9.1米,长30.1米。殿中有一座庞大的棺床,棺床正中央就摆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三口红色棺椁。棺椁之外还有26个楠木小箱子,是存放陪葬品的地方。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样子完全相同的汉白玉石门相连,石门高3.3米,宽1.7米,重达4吨。大部分由原石雕凿而成,做工十分精致。前中两殿是联通的,长达58米,非常的宽敞。这种前中后三殿的结构,就是模仿生前皇宫里前朝后寝的格局,前面是会客厅,后面是寝室。再往外走,这个金色大门的地方,就是定陵地宫的金刚墙了。这是地宫最外面的一层保护,也是最坚硬的部分,可以说是刀枪不入的,尤其是在冷兵器的古代。当年的考古工作者就是在这里进入到地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