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箭囊小故事第四章ldquo挤压式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7/16

“挤压式箭囊”顾名思义,是通过某种挤压形式将箭矢固定在箭囊中,目前从考古实物来看,使用毛毡挤压的箭囊居多。

(毛毡挤压箭囊)

那么挤压式箭囊是在什么时候大规模流行的呢?据考证至少在12世纪开始挤压式箭囊开始从西亚到中亚东亚普及。

自挤压式箭囊出现后,下图红线以东基本全部换装挤压式箭囊,箭囊原理上边的答案已有阐述,不再复述。相比于“胡禄”,挤压式箭囊更适合在颠簸的马背上或机动作战。

(挤压式箭囊的分布图)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箭囊风格受本地区的文明审美影响有所不同,但核心没有变。

根据风格不同,本人将箭囊的风格大概分为三大风格:

东北亚-中原式风格

北亚-青藏-中亚式风格

西亚-南亚-高加索式风格

(三种风格的箭囊)

先从东北亚-中原式风格说起

(中兴四将图局部)

中兴四将图中很明确的展现了宋代时期的箭囊风格,中原风格很明显!

(元佚名人马图局部)

根据这张元代画作来看,蒙古人入主中原后陆续接受中原审美,箭囊风格也慢慢的中原化,和宋朝以及明代箭囊及其相似。

(明出警入跸图局部)

(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陪葬櫜鞬)

明承元制,从出警入跸图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陪葬品看,明代的箭囊风格与元代很像!

(清紫光阁功臣像局部)

与清代箭囊类似的形制其实在明代就已经有装备,再结合了草原文明箭囊的一些风格后,清代箭囊的传世实物表现的风格更多元化。

(中原风格的清代颊囊实物)

另外,受中原文明影响,朝鲜地区的箭囊也有很强烈的中原风格。但具体的佩戴方式与中原的传统三点式悬挂还是有一定却别,这里就不展开了!

(李氏朝鲜箭囊实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