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博物馆(二)昭陵昭陵,是明朝皇帝朱载坖和三位皇后的陵寝,昭陵是十三陵当中第一座大规模修复的陵园。昭陵建筑面积近三万五千平方米,目前保留有祾恩门、祾恩殿和东西配殿。在清朝时期,昭陵曾两次遭到破坏,直至年,为缓解民族矛盾,进行重修昭陵,计划修葺的有明楼、祾恩门和祾恩殿三处。重修后虽然使陵园制度有所完备,但是修葺后却将原有建筑的规制进行了改变。例如将斗拱改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将祾恩门、祾恩殿的尺寸缩小。此外陵内的配殿和碑亭也在这次修建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宇墙。直至年筹备修复昭陵工程,年完成修复并对外开放,昭陵才被世人所提及。永陵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及三位皇后的陵寝,据《大明会典》所记载,永陵直径达到81丈,左右配殿共计18间,规模仅次于长陵;其中祾恩门面阔五间和长陵相等,而后仅有定陵的形制与此相同。民国年间,永陵的祾恩殿和祾恩门相继坍塌,至今留有门、殿改造后的基石。永陵现存建筑主要包括了神道、陵门、祾恩殿和祾恩门等。献陵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的陵寝,靠近长陵。献陵的陵寝制度较为俭朴,两侧有墁碎石为散水,占地仅有4万平方米左右,陵殿、配殿、神厨各五间,且为单檐建筑。城下的券门使用最简单的直通式。由于献陵不追求奢华,固有“献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说。未完待续01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