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打造红色引擎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8/26

昌平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之城,辖区历经沧桑的革命旧址和丰富的党史资源都是活着的历史教科书。去年以来,我区坚持以“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红色基因”为主线,通过改造提升、资源整合、举办展览等方式,深入挖掘丰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打造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个,将红色文化发展和保护融入到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更好赓续红色血脉,看清“来时路”,让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资源转化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挖”红色文化内涵“亮”红色文化

日前,区档案馆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期间,区档案馆拿出收藏多年的《十三陵水库档案》,正式申报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申报名录中北京市唯一入选对象。

据了解,区档案馆内有年修建十三陵水库形成的文字材料、基建图纸、照片、实物、《十三陵水库报》和《十三陵水库》画册等珍贵档案资料,构建了全面、完整、多角度记录十三陵水库建设的档案体系。此次申报正是我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断让红色文化“亮”起来的重要举措。

此外,我区通过组织开展革命遗址普查,摸清“红色家底”,升级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设施,更新展陈内容,创新展陈方式,提升红色资源传播力和红色文化知名度、影响力。

“筑”红色精神谱系“扬”红色精神

“作为昌平人,把十三陵水库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入党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推进“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走深走实,进一步传承发扬十三陵水库精神,区委宣传部机关党支部3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走进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主题党日活动。

据区委宣传部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明年十三陵水库即将迎来建库65周年,以此为契机,我区将深入挖掘“十三陵水库精神”,以十三陵水库纪念馆改造升级为依托,在水库南岸片区打造“滨河红色文化长廊”,作为“昌平河岸文化生活体验带”的北端起点,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再现建设年代的峥嵘岁月;同时,充分发挥中共南口特支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儿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级各类基地涵育功能,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在校学生参观学习,让红色圣地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打卡地”,为加快“四区”建设、喜迎党的二十大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融”红色资源禀赋“传”红色基因

“现在我们住在这里,心里可‘敞亮’了。”近日,一场以“蝶变·回天”为主题的摄影巡展在位于霍营街道的云智中心回天会客厅开展,展出作品从文体、医疗、教育、环境等方面反映了回天行动计划取得的显著成效,引起众多居民共鸣和“热捧”。

据介绍,为使红色资源焕发新光彩,由区委宣传部牵头,有关部门和镇(街)积极配合,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综合布局打造红色要素高地,强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其中,在以狼儿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昌平革命历史纪念馆、南口特支等为中心的西线,打造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在以中国航空博物馆、十三陵水库纪念碑公园和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等为中心的东线,打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题片区;在以回天会客厅和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中线,打造新时代文化和科技主题片区。

同时,我区以仙人洞、狼儿峪等村庄红色资源为依托,在保护好绿色生态本底基础上打造红色精品线路,让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交相呼应,推动红色文化挖掘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红色引擎”。

文/张宜恬图/宣传部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