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蓦葬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特别是帝王级的陵墓,因墓主社会地位至尊至贵,以及受当时宗法礼制、追求墓葬防盗耐久讲究风水择吉而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仅在建筑规模的宏大方面远胜人臣墓葬。而且更富有神秘莫测的特点。
明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从明太祖朱元璋扫灭群雄,于公元年称帝南京,继而推翻元朝统治起,到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于公元年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煤山自缢止,先后有16位皇帝君临天下,统治时间长达年。在这16位皇帝中,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因其父懿文太子朱标早逝,所以朱元璋在世时就立他为皇太孙,以表示他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朱允炆却因缺少政治经验,优柔寡断,在位仅四年,就被其四叔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赶下了皇位。当时的人或说皇宫起火他被烧死,或说逃出皇宫出家为僧,来往于四川、云南等地,正统年间回到北京,老死于皇宫,总之是说法不生死不明。因此,他没有陵墓保存下来。其余15帝则或生前或死后都建有陵墓。加上洪武、嘉靖两朝营建的3座追尊帝陵墓,明朝的帝陵共有18座。
所以明十三陵一共十八座,分别是明初三陵:祖陵——明太祖朱元璋三代祖父母之陵
皇陵——明太祖朱元璋父母之陵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之陵
长陵——明成祖朱棣之陵
明十三陵
献陵——明仁宗朱高炽之陵
景陵——明宣宗朱瞻基之陵
裕陵——明英宗朱祁镇之陵
茂陵—明宪宗朱见深之陵
泰陵——明孝宗朱祐樘之陵
康陵——明武宗朱厚照之陵
永陵——明世宗朱厚熜之陵
昭陵——明穆宗朱载垕之陵
定陵——明神宗朱翊钧之陵
庆陵——明光宗朱常洛之陵
德陵——明熹宗朱由校之陵
思陵——明崇祯帝朱由检之陵
两座由王坟改建而成
景泰帝陵——明代宗朱祁钰之陵
显陵——明世宗朱厚熜父母之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