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陵里夹杂一座太监墓,他是谁,为什么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0/26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2/5481259.html

亡国之君哪有好下场?

亡国之君当然是没有好下场的,王国之君的妻妾更不会有好下场。靖康之耻时,宋徽宗和宋钦宗受尽磨难,屈辱而死,他们的嫔妃更是饱受凌辱,曾生养在锦衣玉食的宫廷里的公主嫔妃们过着比不如娼妓的生活。

崇祯很怕自己的妻女也受此凌辱,他先是命令周皇后、张皇后、袁贵妃自缢身亡。然后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泪流满面道:“你为什么要降生在帝王之家啊?”说完,以左袖遮脸,右手拔刀砍断长平公主的左臂。又挥剑刺死了年仅6岁的幺女昭仁公主。再然后发了疯一样追杀砍死了嫔妃数人。

无处可逃

3月19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崇祯骑马想从东华门逃跑,却被乱剑所阻,他又跑到齐化门、安定门,大门深锁,不但没能逃出,连随身的几十名太监也被打散。

天色微明时,城内已经枪炮四起、火光冲天,崇祯皇帝在前殿击鼓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崇祯皇帝哀叹道:“诸臣误朕也!朕之失天下,皆因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杀!”

崇祯之死

哀叹无用,走投无路的崇祯来到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身边只有贴身太监王承恩陪同。他咬破手指,在蓝袍内衣上写下血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致敌入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太监王承恩在旁边找了一棵海棠树,也自缢而亡。

攻入京城的起义军找到崇祯尸体后,用扇门板给抬了出来,只见崇祯只有右脚穿鞋,光着左脚,长发盖脸。

帝礼葬,王礼祭

明朝大臣李国祯等人上书,哭求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李自成拂袖道:“你们这群人,就是沽名钓誉,根本不是为了旧主。”

过不一会儿,不知李自成出于什么心理考虑,竟然应允了。《明季北略》中记载是“帝礼葬,王礼祭”。

李自成的大顺军给崇祯戴上王冠、穿上衮玉金靴,安葬到西山长陵。可是,据《明史》记载:“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余皆睥睨过之”。

睥睨(pìnì)意思是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意。对崇祯睥睨而视的老百姓肯定是厌恶的。纵然大明王朝末期的文武百官都是贪官污吏,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管怎样,都要为亡国负主要责任。

清军入关后,为了缓和满汉矛盾,重新整修了崇祯陵墓,并且命名为思陵,康熙皇帝为了嘉许太监王承恩忠贞殉主。将王承恩的陵墓安葬在崇祯陵寝旁边,并为其立碑作传。说起明朝的太监,大家想到的都是魏忠贤之流的奸诈小人,唯有王承恩以忠贞留名。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