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检察英模精神,培树宣传先进典型,真正把英模精神转化为推动检察队伍教育整顿的内生动力,北京市检察机关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庆祝活动,在“京检在线”特创专栏,深入挖掘新时期首都检察系统涌现出的具有时代特征和首都检察特色的先进人物事迹,充分展现首都检察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不断激励首都检察人员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的昂扬士气,为统筹推进首都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周年。
北京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依法履行检察职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中北京市检察院张红、海淀区检察院王啸林被评为首都最美志愿者,海淀区检察院“四叶草”法治副校长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昌平区检察院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今天“京检榜样”介绍他们的事迹。
年宣传推选
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
“五个”先进典型名单
首都最美志愿者
张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处)副处长、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讲解服务志愿者
王啸林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四叶草”法治副校长志愿服务队
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十三陵温馨老年公寓志愿服务项目
首都最美志愿者——
张红
张红同志出生于革命烈士家庭,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积极奉献社会、乐于帮助他人,始终坚守“为民服务”初心,既体现在工作岗位上,也落实到日常言行中。年开始参加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小时。
一是法律志愿服务。从事检察工作30年,爱岗敬业,努力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检察官。受聘担任北京市检察院兼职教师,发挥自身特长,为妇女、老人、学生家长量身定制法治课程,研发的《从法律视角解读--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课程,利用多种平台义务讲授,内容贴合需求,很受欢迎。
二是“双报到”志愿服务。秉持“让胸前党徽在为民办实事中闪闪发光”理念,亮明党员身份,积极参与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周末时间参加义务劳动、为社区党员讲党课、扶危助困捐助衣物、疫情防控社区卡点值守、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和百姓宣讲等活动。
三是文化讲解志愿服务。担任史家胡同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传承、传递、传播北京文化。每周末半天义务讲解,为观众讲述老北京的历史和新北京的发展变化;进行党建主题讲解,激发党员、群众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将浓浓的情感融入讲解,并根据听众特点和兴趣调整讲解内容,赢得广泛喜爱。开发的“七一”党建主题讲解被《北京日报》报道后,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成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品牌和“金名片”。
首都最美志愿者——
王啸林
王啸林同志现任海淀区检察院政治部教培组副组长、机关团委委员,同时还是海淀区检察院法治副校长队伍的一员。该同志入职以来,在司法办案的同时,积极投入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先后获评海淀区十大明星志愿者、海淀区优秀共青团干部、海淀区检察院优秀法治副校长等荣誉。
作为司法办案人员,参与办理多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其中参与办理的“未成年人禁烟保护案”入选最高检“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参与办理的“自动售货设备食品安全案”被全市推广;参与办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类案件对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治理样本。
作为法治副校长,近年来踊跃参加校园普法活动,多次走进北京中学、育英学校、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深受师生好评。
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海淀区检察院志愿服务队和“检察公益课堂”党建创新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多次被上级机关推广并被众多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该项目先后获得第四届海淀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最具社会影响力奖”、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等荣誉称号。
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四叶草”法治副校长志愿服务队
海淀区检察院“四叶草”法治副校长志愿服务队,自年成立以来,以法治副校长制度为抓手,以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为依托,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法治服务水平,形成“四叶草”普法宣传新品牌。目前“四叶草”法治副校长志愿服务队共有法治副校长58名,其中注册志愿者31名,每年在大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开展普法服务余场,线下受众上万余人。
检察长带头,志愿服务有组织。“四叶草”团队由检察长、3名副检察长、各部门5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由海淀区检察院政治部和未检部门分工负责、共同管理。每年组织法治副校长培训,年终开展考核评优,统一研发法治课程,建立法治副校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