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秦始皇陵内到底有什么为什么国家不让发掘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4

谁都想看看秦始皇的地下宫殿,但是现在国家不让,而且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会进行考古发掘,原因后面说。但是秦始皇陵内有什么,我们可以根据史书记载猜测一二。

1、十二金人

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防止遗民造反,收集天下兵器,将其熔铸为十个人金人,矗立在咸阳宫内。但是在刘邦进入咸阳时,并没有发现十二金人,而且十二金人再也没有现世,所以大胆推测,十二金人被始皇帝带入秦始皇陵内了。

2、九鼎

大禹铸九鼎,象征王权,传承至东周,秦昭襄王灭东周国,将九鼎运回咸阳,同样在刘邦进入咸阳后,九鼎不翼而飞,到现在也没有丝毫踪迹,甚至很多人怀疑九鼎是否存在,不过几乎所有的史书都有记载九鼎,想必是存在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秦昭襄王或者秦始皇带进陵墓内,成为他们主管地下帝国的象征。

3、六国史书

秦始皇统一之后,采纳李斯意见,收缴六国史书,使得全国仅剩秦国史书。六国史书收集到咸阳之后被焚毁,但是根据《史记》记载,咸阳宫内都留有副本,项羽进入咸阳之后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但还是有人从里面抢救出一些史料。现在就是希望当年始皇帝“自恋”一点,把各国史书也带入了皇陵,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证据。那时的史料应该都是用竹简书写的,就像清华竹简一样,在地下埋藏千年仍然可以辨认,一旦皇陵内有史料,我相信《史记》中记载的很多内容都会被推翻。

4、先秦文化典籍

与史料一并收集的还有诸子百家的典籍,先秦时期是一个思想大爆发的年代,不仅仅有《道德经》《论语》这样的典籍,还应该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或者没有流传下来的。比如说如果没有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我们可能还在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同样对于儒家典籍《尚书》真伪的辩论存在了上千年,《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之争,若不是西汉鲁恭王挖开了孔子的老房子,发现了里面的《论文》《尚书》等典籍,可能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真正的儒家典籍是什么样的。

以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其陪葬的肯定不会只有金银财物,一定会有各种书籍,一旦出世定将改变我们的历史观!

至于秦始皇陵内有《史记》里面描写的水银做成的银河,这已经勘探基本确认,还有地下宫殿是仿照咸阳宫建造的也基本能确认,但是上面四种除了打开秦始皇陵,否则真的只能靠猜测,那么为什么国家不满足国人愿望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保护技术不过关,在这一点上有惨痛教训,建国后在郭沫若的要求和主持下,国家对明十三陵中万历皇帝的定陵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的各项文物,包括龙袍、皇冠、凤冠等经验了世人,但是仅仅经验了片刻,就因为没有保护措施,丝织品上的染料、书籍接触到氧气,快速氧化,变成了一团黑,损失惨重。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周总理下令,后续非抢救性发掘,不再主动发掘帝陵。这是最主要原因。

第二点:盛传秦始皇陵内机关重重,整个秦始皇陵保存完好,谁也不知道里面是否有机关,是否正常运作,这也成了发掘的阻力之一。

第三点:很多人希望打开秦始皇陵,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希望,在中华民族看来,秦始皇是祖龙,秦始皇陵是中华龙脉所在,替中华民族积攒了龙气,一旦打开皇陵,龙气散于天地,影响国运!虽然说法过于玄幻,但是不可否认有一定道理,秦始皇陵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坟,祖坟能轻易动么!?所以我自己也是不建议发掘秦始皇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