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致敬青春年代追忆九兰盛开这部昌平题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6/20

9月1日,历史题材电影《九兰》新闻发布会在昌平区十三陵水库大坝举行,导演朱丹、演员陶玉玲讲述了自己对于影片的期待,同时分享了影片制作背后的故事。《九兰》原型之一的金淑兰老人,也来到现场“助阵”。

00:30

微剧透:电影为何叫《九兰》?

十三陵水库修建工程年1月21日破土动工,于7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工程建设总计用时天,完成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水利建设工程,被国际上誉为“人间奇迹”。

电影《九兰》将再现40万民众建成十三陵水库这一伟大壮举,讲述了由九个名字都带“兰”字的年轻姑娘组成的一支打夯小分队投身水库建设的故事。通过大银幕展现建国初期全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

剧组部分演员合影

故事主人公梅月兰,亲身参与了十三陵水库建设,那座历时半年时间完成的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曾燃烧了她十七岁的青春,而“十三陵精神”也影响并激励着她的一生。梅月兰的儿子赵翔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小受母亲的教育和熏陶,对于上一辈的艰苦奋斗岁月抱有无限崇敬。赵翔鸥虽事业有成,但面对着成长于中国社会重要转型期和东西方文化碰撞期的女儿赵小鸥,他对于教育问题甚是头疼。

导演谈拍摄理由:英雄应被铭记

据悉,为了精准再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鲜活面貌,《九兰》的创作方真实地还原当年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场景,在昌平区各级部门的大力配合协助下,导演朱丹带领影片美术、置景、道具、服装等专业人员,到昌平区档案馆查找一手资料,在浩如烟海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片库中,找到大量的珍贵彩色影像资料,还走访了目前健在的“九兰组”老人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导演朱丹讲述影片背后故事

导演朱丹就是昌平人,曾拍摄《南口》、《温泉世界》等昌平人文历史题材的电影。“昌平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有很多震撼人心的故事,十三陵水库的建设是重要工程,据我所知前后约40万人参加了这次义务劳动,6个月就建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朱丹告诉记者:“我们团队觉得这个题材应该拍出来,让后人记住这些英雄,再现共和国记忆。”

“当时导演和制片人来到我家,找我参与《九兰》的拍摄,我勇敢地接下了这部戏。”主演陶玉玲说:“我争取演好这个建设水库的英雄人物,我们整个剧组也一定会拍好这部戏,为明年党的岁生日献上礼物。”

电影原型忆往事:要有奉献精神

《九兰》的原型之一的金淑兰老人,也来到了这次发布会现场分享了那段往事。

金淑兰(右)与陶玉玲(左)合影

据了解,年3月8日,“九兰组”正式成立。“我那时刚毕业,只有17岁,是‘九兰组’中最小的一个。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挖槽、挑土、打夯,肩膀被扁担磨破、手脚被磨出血都经常发生。我们去卫生所抹点药,用纱布缠上继续干活儿。”金淑兰回忆道:“这样的经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经常告诉年轻人,吃点苦不算什么,一定要有奉献精神。”

据悉,《九兰》将于今年10月初完成拍摄工作,计划于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在全国院线上映,让电影观众亲历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群众那火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金淑兰(左)为演员讲述当年的故事

金淑兰说:“真没想到过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也能被拍成电影,很期待电影上映,这也是我们昌平区的光荣。”

文/北青社区报记者茹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