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作风建设年丨优化国际语言环境,昌平持续发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7/24
北京知名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9204186.html

“开水间”翻译成“Openwaterrooms”,“小心地滑”翻译成“Carefullyslide”……一些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标牌中,让人哭笑不得的“神翻译”有不少。今年以来,昌平区政府外办以“作风建设年”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落实《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通过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优化昌平区国际语言环境。

为推进昌平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建设工作,切实提升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水平和对外形象。日前,昌平区政府外办联合区城管委、十三陵特区、中国石油大学外语学院专家对公共场所区域外语标识进行检查。在一家景区的入口处,检查人员发现“入口”指示牌上的英文单词为“ENTER”,现场的外语专家一眼看出了用语不准确的问题,经专家解答,“ENTER”一词是动词,此处“入口”的英文规范用语应该为名词“Entrance”,属于用词不准确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标识的译文与中文本身词意不符,外语单词被‘掐断’或缺少字母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拼写错误的标识,如将消防栓的外文词‘FireHydrant’写成‘FireHudrant’。”昌平区政府外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以来,昌平区政府外办加大了对全区外语标识的检查力度,形成了“外办检查通知--责任单位整改--外办复查--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截至年10月底,全区共审查出应设未设、译写错误标识共计条,涉及单位24家,其中条已完成整改。

同时,为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更改错误标识的成本,昌平区政府外办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从源头把控,建立了新增外语标识的事前审核制度。目前,各部门对新增外语标识的事前报审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相关部门起草外语标识文本——报送区政府外办——区政府外办联合专家团队提出修改意见——将修改意见反馈至相关部门的工作模式。通过事前审核,有效避免了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外语标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我们还充分发挥‘昌平外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