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1957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5/5/23

年10月20日下午,考古工作人员在北京明定陵的地宫中发现了三具棺木,三具棺木的主人分别是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孝靖皇后。四个储物箱里放着许多陪葬品,其中属于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因为做工精美,惊艳了世人。三龙二凤冠如今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供游客参观。

可以看到,凤冠顶部雕刻着三条金丝制作的小龙,栩栩如生,凤冠前部饰有对称的翠蓝色飞凤一对。

该冠重克,镶有珍珠颗,宝石95块,翠云80片。极致的奢华,极致的工艺。历经几百年,依旧保存完好。

每一个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文物不会说话,却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如此精美的王冠,它的女主人却从未真正拥有过它。生前凄凉,死后姗姗来迟的体面,这几个字便能简单概括孝靖皇后的一生。

孝靖皇后姓王,出身于明朝,父亲是中下级军官。她的家境并不算差,但依旧过不好一生。

在古代,女子的命运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万历初年,皇帝在民间选美,所有未婚的适龄女子都要参选。

13岁的王氏被选入了宫中,因为姿色并未达到绝佳的水平,最后被分配到了李太后的宫中当宫女。王氏的人生如果没有转折,将会是无望的,但就算有了转折,依旧是凄凉的一生。

明神宗万历帝18岁这一年,有一天,来到太后宫中问安,见到服侍自己的宫女王氏有几分秀气。一时兴起,他临幸了王氏。

古代的皇帝时常有艳遇,为了维护皇室血统的纯正,每当皇帝临幸了女子,都会由太监做记录,何年何月何时何地。

皇帝还要赏赐一样东西给被临幸的女子,如果女子以后怀孕了,才方便认证。明神宗对王氏的态度只是玩玩而已,他并没有给予赏赐。

事后,万历彻底遗忘了王氏,再没去找过她,然而,不久后,王氏怀孕了。

随着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在太后的逼问下,王氏才说出自己被皇帝临幸的事情。

太后并不恼怒,明神宗还没有儿子,如果王氏能生下一个儿子,这是宫中的大喜事啊。

太后赶紧把儿子找来,让他给王氏一个名分。明神宗年纪小,流氓气却不少,他充分演绎了什么是提起裤子不认人。明神宗不愿承认自己临幸过王氏,但太后让太监拿出《起居注》,翻到事发当日的记录,明神宗才无可奈何地妥协了。

王氏被封为恭妃,两个月后,王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朱常洛。都说母以子贵,但明神宗不爱儿子的娘,也不会爱儿子。明神宗对母子俩不闻不问,他的心思都在另一个女人身上。

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氏生下皇三子后,他龙心大悦,把郑氏正式册封为贵妃,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而更早为他生了长子的王氏依旧是恭妃。如此双标,说的就是明神宗。

郑贵妃有了儿子以后,底气更足了,仗着皇帝宠爱,她希望能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明神宗也有此意,两口子一条心。

立太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按照规定,应该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但明神宗对皇后没感情,导致皇后一直没有儿子。既然皇后没儿子,就该立年纪最长的皇子为太子,但因为明神宗不待见王氏母子,始终不立王氏的儿子朱常洛为太子。

皇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太子的位置却一直空悬,皇帝不急大臣急,面对大臣催促,明神宗找的借口是,等等吧,也许皇后哪天就生了儿子呢?大臣们明白,这不过是明神宗在拖延时间,他从不去皇后宫中,皇后怎么生儿子?

明神宗只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大臣不答应,两方都不妥协,这一闹就闹了十五年,被称为“争国本”事件。

在这次长久的风波中,明神宗和大臣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逼退了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明神宗想要改立太子的决心可见一斑。

不受明神宗待见的朱常洛和母亲相依为命,知道郑贵妃虎视眈眈,王氏只能尽力不让儿子离开自己的视线,直到朱常洛13岁,才和母亲分床睡。

长期得不到父爱,朱常洛是明神宗不愿想起的人,一直被忽视,该到上学年龄了,明神宗不给朱常洛安排老师,让他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文盲。

但这场立太子风波,终究还是明神宗输了。眼看着争了这么久,大臣们换了一拨又一拨,依旧争不过皇帝,天下人也议论纷纷,李太后坐不住了,当明神宗来见李太后,李太后要求必须立朱常洛为太子。

明神宗却说:“宫女生的儿子,身份太卑微”,这句话直接戳了太后的心窝,李太后就是宫女出身,明神宗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被母亲痛骂后,明神宗的嚣张气焰消失了,他跪下认错,希望母亲息怒。

在母亲和大臣们的围攻下,明神宗终于还是怂了,也或许是争了这么多年,真的累了,明神宗终究明白了,就算是皇帝,也不代表他能为所欲为。台下那群人不怕被贬职,不怕被杖刑,不怕被处死,他们只怕皇帝不尊重礼法。

明神宗彻底认输了,他立了朱常洛为太子。

儿子被立为太子,本是一件好事,但王氏的日子更难过了,她被囚禁在景阳宫,明神宗不去见她,也不让朱常洛去见母亲。

长达十年的时间,王氏见不到自己的儿子。逢年过节,都是冷冷清清地度过。

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本该有着幸福的一生,却在踏进皇宫的那刻起,便被判了无期徒刑。

住在后宫的女人,纵然被一时宠幸过,寂寞和悲哀才是长久的。她们不过是皇帝的玩物,从未被尊重。

被囚禁的王氏想念儿子,整日哭泣,她的一双眼睛因为流泪过多而失明。忧郁成疾,王氏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王氏病危。

听闻消息,朱常洛心急如焚。他求父亲让自己见母亲一面,明神宗终于答应。

这一年,王氏只有46岁,她的人生却已经走到了终点。听到儿子的声音,王氏喜极而泣,她抚摸着儿子的脸,想要知道儿子是胖了还是瘦了,想要知道儿子过得还好吗?她盼这一刻盼了太多年,然而她再也看不见儿子了。

因为郑贵妃派人在一旁监视,王氏有太多话要说,但不敢说。

王氏拉着儿子的衣服,哭泣道:“你现在长大了,我也就没有遗憾了”。在场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都忍不住为这个苦命的女人流下了眼泪。

朱常洛哭着送走了母亲。王氏的身后事依旧不受万历帝的重视,只想随便找个地方把王氏埋葬了就行。这可是太子的生母,但对明神宗来说,她什么都不是,包括太子,对明神宗来说,也只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在明神宗的拖延下,王氏的尸身都腐烂了,才被下葬。因为不受宠爱,王氏的陪葬品很少,仅仅是一些丝织品,银锭,还有她生前用过的物品,诸如银壶,银盘等。多年后,这批文物出土,考古专家在银盘上看到了一行字:”大明万历壬午年(年)制”,年是王氏被封为恭妃的当年,这一年王氏只有17岁。

几十年来,她一直用着这个银壶,直到去世,可见她的日子并不好过,哪怕她的身份地位一直在提高,但明神宗给她的待遇一直很差。

另一件出自她棺椁内的银盘,也满是破洞和缺口,一看就用了很久。如果不是日子拮据,王氏又何必如此节约。

王氏生前,明神宗舍不得为她多花一分钱,王氏死后,明神宗依旧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不愿派人为王氏守坟。

明神宗搞钱是好手,他总是能想到各种方法为自己聚财,却对太子的生母如此小气,这就是人品瑕疵了。

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继位,他想要重新为母亲操办丧事,但朱常洛或许是因为压抑的时间太长,刚上位就纵情声色,拼命享乐,搞垮了身体,又吃了别人进贡的不明药丸,登基1个月就暴病身亡,此次事件被称为明朝三大悬案之一的“红丸案”。

朱常洛的儿子朱由校登基,是为明熹宗。明熹宗感念祖母王氏的不易,追加王氏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后”,安排人把孝靖皇后的棺材迁入定陵的地宫内,和万历帝,万历帝的孝端皇后葬在了一起,并为孝靖皇后补充了陪葬品,其中就包括三龙二凤冠。

对孝靖皇后来说,明神宗对她如此冷漠,她会想和明神宗葬在一起吗?大概只希望,从未认识过明神宗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