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陵园,位于北京昌平区的群山之间,是明十三陵的群山延伸之地。这里峰峦叠嶂,风景秀丽,古有上方寺钟声绕谷,鸟兽驻足,故得名“佛山”。年,这片宁静之地被昌平市政局改建为佛山陵园,园中林木葳蕤,清幽寂静。
然而,这里不仅仅是一处安息之地,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灵魂归宿。他就是王小波,那个在世间匆匆行走44年后,始终带着一丝倔强,不肯向虚无屈服的灵魂。
佛山陵园王小波的墓地,位于佛山陵园的“新八区”。一条铺满金黄落叶的小径通向山顶,那里有一块天然巨石,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巨石上刻着一行青色的字:“王小波之墓:—”。这块巨石仿佛是一座赤红的火焰之墙,中下部掏空出一石匣,以放置骨灰,作家王小波即长眠于此。
佛山陵园在他去世后,他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为了寻找一个“特色别致”、“充满艺术气息”的安眠之地,数次选择墓地,但都因墓制过于呆板而作罢。最终,她选择了这个刚开放没几年的佛山陵园,精心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墓碑,并请一位书法家朋友写了“王小波之墓”的字样。
每年的4月1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李银河与王小波的家人都会来此祭奠。这里也常会有王小波的崇敬者前来祭拜。他们带来鲜花和祭品,表达着对这位伟大的作家的怀念和敬意。
佛山陵园站在王小波的墓前,俯瞰四周,青山旷野尽收眼底。他的离世已经很久了,但他的作品和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每次读到《黄金时代》时,都会想起他笔下那个自由、真诚、善良的世界。读完之后掩卷而思,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情感。
王小波先生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思想和作品却永远陪伴着我们。他的精神在山顶与夕阳一同送别,而他的文字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谨以此篇献给王小波先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