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北京十三陵齐名的成都明十陵兼谈一日印象
在成都生活会发现,许多地名都带有历史痕迹,相当于历史档案的目录,如走马街、督院街、教场坝还有十陵镇。
最近去了一趟十陵镇,是因为就想实地看看十陵的相关遗迹和传说。
十陵镇在行政组织上隶属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管辖。
原来叫十陵镇,其级别就是镇的行政级别,后来撤销了,变为街道,现在行政机构叫做十陵街办。其级别相当于乡一级。
名字本地人仍沿袭十陵镇的称呼。
史学界有个说法:北有十三陵,南有十陵。
北方的十三陵都知道,在北京不多说。南方的十陵就在成都龙泉驿区的十陵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区域。
这里的居民生活风格属于半城乡氛围,因为这里最早周边都是农村,后来逐渐过渡为半城市生活,所以和这里人交往能明显感到民风的淳朴和敦厚。
这里的社会生活环境,因为境内有个成都大学,空气中而平添了诸多书卷气,这是文化传播和融合的力量。
十陵街道办事处原名石灵,后来根据年和的两次考古调查发现,在其境内一共分布有明代的五座蜀王、二座郡王和三座王妃的陵墓,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成都明十陵”。
故而此墓葬集中所在的原石灵乡在年撤乡建镇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十陵。后于年9月撤镇并改设为街道办事处。
处在十陵的十座陵墓分别名为:僖王陵、昭王陵、僖王赵妃墓、僖王继妃墓、黔江悼怀王陵、怀王陵、惠王陵、成王陵、成王次妃墓、半边坟郡王墓。现已出土发掘了僖王陵、昭王陵两墓。
僖王陵于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出土了多件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
地宫全长28米、宽8.96米、高6.59米,仅恢复后的阶梯就达44米。其后殿正壁中心镶嵌的圆形镂空描金彩釉双龙盘堪称明代艺术珍品。僖王陵较永陵(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王建之陵)而言更显雄伟,较北京十三陵而言更为精美。
另在昭王陵中,一对仿明太祖朱元璋之人头龙亦为全国之绝。
明十陵雕刻之精美,书法之刚劲,地宫之富丽,陵墓之集中,被誉为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精美、最集中的地下宫殿。
十陵镇有两个菜市场,一个是规划内的菜市场,商铺摊位整齐划一,还有一个是简易菜市场,市场运营成本不同,必然反应在菜价上,一般时间充裕的老人、家庭主妇会很早到简易菜市场采买,毕竟工薪家庭讲究细水长流。
这里的街道有个特点,除了江华路不能停车,之外的主干道都规划了停车位,整条路都停满了车,街道停车全部免费。
全路段停车,这个应当是暂时现象,以后可能规划出了大型停车场就会改观,目前以我外行的眼光看,十陵似乎需要立即规划停车场,怕占地可以规划立体停车场,这样城市街道才会更整齐划一,避免散乱便于管理。
这里的街道卫生稍差,这个可以理解,整洁的环境需要投入诸多人力和设备,这些都需要以强大的财政资金做后盾,只能逐步到位,不可一蹴而就。
漫步十陵街道还有一个印象深刻,就是餐饮发达,占整个店铺的比例估计在七成以上,餐饮是刚需,其它的交易大都被网络逐步取代,部分慢慢从实体店群体中淡出。
在这里就餐比大城市如南京、北京廉价得多,一碗面2两最低7元都能吃到,现在商铺租金和人工费用普遍居高的情形下,这个面价应该是很实惠了。常常外出的人更有体会。
最后有个期待就是,走在十陵街道上,会发现不少没有主人跟随当然也没有栓绳的流浪狗,如果把这里当农村管理应该不算什么问题;如果当成城市管理,就应当规范养狗行为,狗到处便溺,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对行人造成威胁。
总体感觉十陵是个安静、民风淳朴、具书卷气且有故事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