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他是明十三陵守墓人,两次拒绝称帝,靠挖祖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11/18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虽说人的出生不能由自己决定,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话并非全无道理。如果生来就是平民百姓,努力打拼一生,也不是不可能飞黄腾达;相反,即使是出生于皇族,不愿发愤图强,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比如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明朝皇室后裔。

明陵

清朝雍正时期,为了防止“反清复明”人士对清政府统治构成威胁,不仅为明朝皇家陵墓出钱修缮,而且以“皇恩绵延”为由给予明皇裔一个延恩侯这样的空头衔,从朱之琏到末代朱煜勋,一共是12代。他们得到的唯一特权是每年有两次到明十三陵祭祖的机会,除了这个,其他时候不许参与任何性质的活动。

朱煜勋

这个末代侯爷朱煜勋,倒是没什么自知之明,王朝都灭亡了,还以遗臣自称。辛亥革命时期溥仪被驱逐到天津,朱煜勋竟然厚着脸皮竟到天津叩见,溥仪这样评价他:“状貌粗肥,面带酒肉气,和朱元璋长得一点都不像。”

而到了袁世凯复辟时,面对九五之尊,他谦虚一番,将“揖让”的对象定为朱煜勋,并自称“德薄恩寡,不堪大任”,没想到两次都被朱煜勋拒绝了。想来也是,毕竟此时他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明陵守墓人,哪敢再做“复明”大梦?

朱元璋

说起来,朱煜勋也是朱元璋后代了,但他这个皇室后人身份可当的不怎么样。他任职明陵保管员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热情,最后陵园破烂不堪,他还是尸位素餐,竟然还以生计窘迫为由惶惶不可终日。

最过分的是,作为后人的一点原则都没有,他竟然还亲自参与盗掘挖明陵事件,最终唯一的生活来源也被断了,这样的人注定没有什么好结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