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桥梓故事桥梓有座小十三陵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5/15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638.html

绿树掩青瓦的清雅宁静,

碧水绕人家的单椒秀泽。

它,

记录了一段岁月,

承载着一方乡愁,

展现出一派生机,

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本期开始,

小编将带大家游一游桥梓的美丽乡村,

说一说桥梓的故事。

桥梓北宅有座小十三陵

北宅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城区西侧,怀柔水库上游浅山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人。

图/北宅村全景

位于北宅村北部的将军山下有一座距今多年规模宏大的公爵陵园,陵园为明代勋臣朱能的家族陵墓。

图/朱能像

朱能,东平王(-),字士弘,明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人。朱能继承父亲职位担任燕山护卫副千户(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官员)。洪武二十三年(年)。朱能跟随燕王朱棣出征漠北,降服元朝太尉乃儿不花,从此朱能成为朱棣亲信。

年(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难,开启了朱能为朱棣打天下之路。在东昌大战中,朱棣被南军包围,朱能率兵殊死迎战,保护朱棣冲出重围。灵壁之战,在燕军不敌南军,陷入困境,众将士都要求返回北上时,只有朱能强力支持朱棣,表示“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坚持了燕军的决心,并在他带领下趁势进攻,将南军全部歼灭,也彻底击败了南军的主力,占据了长江以北的 军事优势。随后朱能带领燕军,渡淮水,跨长江,直逼京师(今南京),为朱棣夺取了皇位,改国号为永乐。朱能封爵成国公,世袭。

永乐四年(年)七月,朱能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率兵讨伐安南(今越南),大军进至广西龙州,朱能因病于十月初二日去世,年仅37岁。朱棣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下令停止上朝五天,并亲自撰写了祭文。追其为东平王,赐葬北泽山(今北宅村),子孙世袭成国公。随后,将他的父母也从安徽迁葬到北宅村,自此,朱家的后代十三位成国公均葬于此。

明十三陵属燕山主脉,北宅属燕山余脉,首尾相连,连为一体,明十三陵埋葬着明代的13个皇帝,北宅埋葬着明代的13位武将,长陵明皇陵为龙头,朱能成国公陵为龙尾,所以俗称“小十三陵”。

图/陵园示意图

陵园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年),围墙长达米、高约3米,红门二道,一座十几米高四柱三门三重楼的石牌坊,神道宽约3米,两边有一对石望柱,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两对文臣武将,还有两个高约两米的石亭。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在“破四旧”期间,牌坊被拉倒,石像被炸得粉碎,龟趺碑刻被埋于地下。现残存的雕工精美的石构件保存在了村史馆内,馆内还展示了出土的朱能将军石像和墓志铭复制品。现从村内的历史文化街,一路向北到达陵园遗址,沿途可以看到修缮的神道井、红门遗址、神桥、石像等,还可以看到有关朱氏家族的介绍。

左右滑动查图集

图/北宅村史馆、残破石构件和墓志铭拓印件

近年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北宅村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聚集提升、特色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入选了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等多项荣誉称号。

图/怀九河北宅段

乡村巨变,故事多,

欢迎您亲自到北宅来,

讲一段您与北宅的故事。

部分资料提供:北宅村

图文编辑:市民活动中心丁志友沈振宏董建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