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三中-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以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脉相承,玉凤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尤其是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唯玉为葬”。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红山文化只葬玉器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产等实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当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质的观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的初型为“以玉事神”。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一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这就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
(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B.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
C.红山文化玉器中龙凤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
D.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
B.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
C.第四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凤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
D.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遗址的发掘,又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_____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______的延展,更没有_________的枯燥和_________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
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
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
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
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
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
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危言危行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言而肥
B.仗义执言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古不化
C.仗义执言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古不化
D.危言危行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言而肥
20.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日出东方,举步维艰联俄共扶农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人民走出黑暗的火炬。
材料:先锋向导旗帜
保温饱强经济御强寇平内乱勇创新争一流
改革开放夹缝求生救亡图存牢记使命励精图治不忘初心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杨绛:“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
《新闻联播》主持人:“我们无需仰视,也拒绝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
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字。不得抄袭、套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03.html